本报记者 骆 怡 本报通讯员 封晓天
7月9日,记者来到位于容县经济开发区的一家电动汽车专卖店。店不大,正有顾客在挑选一辆白色的电动汽车。
董事长杨天李亲自向顾客推荐他的电动汽车:“全电动的,充满电可以续航200公里,时速可达60公里。6万多元的价格,还可以零首付贷款购车,非常实惠……”
杨天李告诉记者,从今年1月开张至今,他已经卖出100多辆电动汽车。然而卖车不是他的终极目标,这位“80后”返乡青年还有着更大的梦想:“我要在容县投资建厂……”
“为什么把梦想放到容县?”记者问。
杨天李说:“在县城,电动汽车充电不是问题。而且我的车价格便宜,工薪阶层也消费得起。”
杨天李的项目得到了当地银行、保险公司的大力支持。尽管如此,还有很多“难关”需要逾越,比如目前电动汽车还无法在当地交管部门上牌等,但杨天李信心十足。
容县是广西最大的侨乡。这些年,容县实施“侨爱工程”,凝聚海内外两股力量,吸引在外容县人回乡创业。广西华侨创意文化产业园、容县华侨博物馆、华侨科技产业园等项目也正在前期准备中。
新闻推荐
本报容县讯“我们镇今春投资400万元整治杨梅河石寨镇河段,使昔日堵塞严重的河道一下子变成排灌顺畅的水利工程。最近虽然连下暴雨,但由于河道畅通,已经很少出现洪涝和作物受淹现象了。”近日,容...
容县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容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