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因当时城市建设需要,玉林市博物馆被拆迁,原址建成现在的玉林人民公园正门停车场。
十年后,一座崭新恢宏的建筑——玉林市博物馆新馆将呈现在玉林人民面前,目前新馆整体的土建工作已接近完成,内部装修年底进行,预计2015年5月正式对市民开放。
市中心的地标建筑
自从拆除玉林市博物馆后,多年来,玉林市政府重建玉林市博物馆的工作一直没有停顿下来。经过多方论证,玉林市博物馆新馆项目建设地址位于玉林市二环路东侧、玉东大道南侧(玉林市文化艺术中心地块内),占地面积为40亩,建筑占地面积4903.92㎡,规划总建筑面积为13981㎡,总投资5850万元。项目由玉林市城市建设投资有限公司负责建设,目前,项目主体建筑基本完工,计划于2014年底交付业主单位——玉林市博物馆,新博物馆最终完成内饰装修正式对外开放时间定于2015年5月。
以征集、收藏、保护、研究、展示、演示玉林历史发展与文明的新博物馆落成在即,近日,本报记者在玉林市博物馆馆长李长江的带领下,进入正在建设中的玉林市博物馆新馆,为市民揭开她的神秘面纱。
“馆舍的室内装修将于明年年初开始,由文化局负责组织开展布展装修。”李长江告诉记者,博物馆是人类文明的窗口,是人类文明历史的缩影,是市民了解历史文化,启迪心智的教育场所,随着社会发展的需要,博物馆的作用也愈发地显得重要,兼具了旅游设施、学习课堂、休闲场所、政府及公众会客厅等功能。“玉林市博物馆的建设,顺应了社会发展和文化多元性的要求,是玉林历史文化和现代文明的形象代表。建成后的玉林市博物馆也将是玉林城市地标性建筑。”李长江如是说。
品历史文化享休闲空间
走进正在建设中的玉林文化艺术中心,第一感觉是大气!方形圆形一左一右两座金属感很强的建筑对称分布在广场里,融合传统的天圆地方传统美学,方形的建筑为玉林市新博物馆。
穿过蜿蜒回旋的广场园艺绿化带,越过广场水体景观、喷水池,我们进入了博物馆区域,拾级而上是正门前的两个开放式回廊,每一个回廊由八组高十几米的罗马圆柱支撑,空间达1000多平方米。“这里是我们馆开放的公共空间,可以进行开幕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表演等室外活动。”李长江馆长说道。
穿过回廊进入博物馆是宽敞明亮的入口公共大厅,映入眼帘的是一块巨型LED大屏幕,这里将是发布玉林馆藏文物、展览信息等内容的平台。
两部观光电梯直达每个楼层,回旋式扶手楼梯围绕其中。公共大厅南面是多功能厅,可以满足200人的学术活动、会议。东面是开放式的临时展览区,这是一个体现休闲生活的区域:市民可以通过馆内电子设备查阅馆藏资料,或通过公共的WIFI阅览一下数字博物馆的信息;可以在这里品咖啡,享受高速无线网络带来的乐趣。东北展厅是临时展厅,“在这里我们会经常引进一些能体现专业水准的藏品、艺术品的展览交流,来丰富和提高玉林市民的文化生活。”李馆长对记者展望道。
给博物馆全新定义
从一楼通往二楼市民可以乘观光电梯,或选择扶手电梯,但是,记者认为选择回旋楼梯一步步拾级而上,去体验这个现代建筑与历史文化相交融的空间转换更美妙。
据介绍,二楼整层为基本陈列厅,是玉林博物馆的精华区域。将展示玉林社会历史发展、郡县的设置变迁,市民可以从远古的铜鼓看汉越文化的交融,从南方海上丝绸之路看通江达海的商业发展,从天南杰构的真武阁、容县民国将军故居看玉林建筑艺术的历程、从方言土语民风民俗看古先民的精神信仰……
三楼的设置为民间手工艺展厅、休闲茶厅、民俗生活展厅、文物库房等。李馆长表示,市民看展览累了可以在这里休息、品茶。
四楼为游览休息区、网上博物馆、图书馆、临时展厅等,“临时展厅可以展出各类展览,大到上级博物馆及国家博物馆的文物展示,小到各地的艺术家的艺术展览。此外还有一个大大的室外景观区,让市民在空中园艺的幽雅环境里休闲。”李长江介绍说。五楼则为博物馆的办公区域。
据了解,玉林市新博物馆现有各类文物藏品3000余件,其年代上至距今八九千年的新石器时代,下至民国时期。2015年中上旬落成开放后的新馆,将分“远古悠悠”、“越汉融合”、“都会风貌”、“岭南杰构”、“古风遗韵”等展示内容。
新闻推荐
...
容县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容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