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见习记者张钰斌)5月18日是第39个国际博物馆日,由玉林市文化新闻出版广电局主办、玉林市博物馆协办的国际博物馆日系列活动在玉林城区青年广场举行。文新局、博物馆的工作人员纷纷走上街头,围绕“博物馆致力于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社会”主题,向市民宣传文物文化。
活动现场,工作人员向市民免费发放《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博物馆条例》和《广西壮族自治区文物保护管理条例》等相关资料,并向市民介绍相关文物资料。现场还利用展板向市民展示玉林的可移动文物和不可移动文物。其中,可移动文物展出的照片资料有汉代羊形铜灯、双羊形铜杖首、由著名语言学大师王力撰写的《博白方音实验录》等玉林市博物馆馆藏文物;不可移动文物展出的照片资料有朱砂峒、马山古村落、容县经略台真武阁等古文化遗址、古建筑。
“文物是记录社会历史每一个阶段的第一手资料,保护这些文物,让文物一代代传承下去,让更多的人通过这些文物去了解我们的历史文化,是每一个社会成员不可推卸的责任。”现场的工作人员说。
令人感到遗憾的是,记者在现场一个多小时内看到,上前参观、咨询的年轻人寥寥无几。“一方面,年轻人疲于学习、工作,没有时间参与相关的活动,是可以理解的;但另一方面,也反映了他们对于文化遗产的认识,尤其是对乡土文化的兴趣也相当淡薄。”玉林市博物馆的工作人员说。
新闻推荐
女企业家慰问困难儿童5月26日,玉林市妇联、玉林市女企业家联谊会分成4个慰问小组分别深入玉林市各县(市、区)的学校、家庭、福利院走访慰问贫困、...
容县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容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