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喳虫”学名“蝉”、“知了”。每年的5月,是“知喳虫”活跃的开始,它们的叫声也标志着炎热的夏天即将到来。
在记者的记忆里,捉“知喳虫”已经是40年前的事了,但现在回想起来还记忆犹新。那种乐趣,是现在电脑前的孩子们很难体会得到的。
5月1日下午,记者带着孩子和朋友,驱车来到容县自良镇东平村东记柚场,重温儿时的记忆。满山的沙田柚已经长到鹅蛋大小,现在选果期已经结束,还长在树上的果实就是最后的胜利者。简单的晚饭过后,夕阳过后的余光照在山坡上,这时地下的“知喳虫”已经开始蠢蠢欲动。我们打着手电,提着小桶,捉“知喳虫”的队伍出发了。
根据“知喳虫”的特性,它们会在傍晚时分钻出地面,爬上果树,然后开始破壳而出,整个过程大约两三个小时。由于凌晨下过一场雨,雨水过后“知喳虫”会特别多,有的一棵果树上爬有五六只,一照一个准,我们没费什么力气就已经收获颇丰。孩子们更是兴奋得不得了,像寻宝一样满山跑,捉到“知喳虫”的喊叫声此起彼伏,个个满载而归。
这里出土的“知喳虫”个头特别大,号称“大黑鲨”,成虫黑亮黑亮的,叫声特别大。场主陈胜东说,“知喳虫”会在沙田柚果树上产卵,幼虫会蚕食果树的根系,对果树的危害不容忽视,所以每年这个时候,沙田柚种植户们都会上山捉“知喳虫”。“知喳虫”一方面是害虫,另一方面又是难得的美食,虫壳还可以入药。生长在农村的孩子们,最好玩的游戏就是晚上捉“知喳虫”,白天寻虫壳,抓知了,比比看谁捉得最多。
下一步就是把“知喳虫”清洗干净,下油锅,把害虫变成美食了。没有出壳之前的“知喳虫”蛋白质非常丰富,油炸后外酥内嫩,香气逼人,再放点紫苏,沾点椒盐,那真是下酒
的绝佳美食了!孩子们也在消灭害虫的英雄气概指引和味蕾的唆使下,勇敢地把“知喳虫”一个接一个的塞进嘴巴。
新闻推荐
5月9日,微信公众号“微容县”以《一个让你心酸的故事:灵山镇十岁小女孩的家》为题发布了一条图文信息,报道了容县灵山镇一个贫困家庭的故事。小女孩洪媚(化名)上学要走“差不...
容县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容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