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容县高度重视文化事业发展,进一步结合自身实际,统筹全县各镇文化发展资源,结合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工作的开展,采取强有力的举措较好地联系乡贤、用好乡贤、传承乡贤,明显增强了群众崇德尚学、见贤思齐的思想意识和行动意识,打造有容县特色的乡贤文化品牌。
容县注重加强与乡贤的联系,充分发挥全县各镇各级宣传文化单位以及各村各屯的平台作用,坚持就近就地原则,对本地乡贤的从业性质、联系方式等资料进行收集,做到对乡贤的信息了如指掌。各镇、村在重大节庆日组织乡贤座谈,引导乡贤在推进家乡精神文明建设、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献策献言,并就开展下一代的教育工作提出好的意见和建议。
容县六王镇注重引导乡贤献力教育事业发展。近年来,该镇通过由六王籍关心家乡发展、关心人才培养、热心教育事业的爱心人士或组织联合组成的公益性社会组织——教育奖励扶助会发挥作用,把农历正月初三定为捐资献计座谈会。在座谈会上,有条件的乡贤积极捐资助学。该镇教育奖励扶助会自2011年成立以来,已筹得奖励扶助基金180多万元,累计奖励品学兼优学生、优秀教师、优秀工作者和扶助家庭贫困学生461人次,发放奖扶资金75万多元。
在杨村镇各村,每年春节都会举办形式多样的文体赛事。该镇经济能人、社会热心人士陈昌旭、余可生、陆列才等人为了让乡亲父老增添喜庆,积极出钱出力牵头组织赛事,一些外出乡贤、大学生与在当地工作的乡亲一起切磋球技,共叙乡情乡谊。
此外,为了让乡贤文化的积极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容县不断优化乡贤教育平台,用乡贤的先进事迹和优秀品质,教育身边人。其中,县底镇石龙诗社,不仅是一些乡土文学爱好者吟诗作对的好地方,还是乡贤集中开展活动的地方,在这里人们可以亲身感受到乡贤的优秀品质。
容县还把在全县影响较大、极具代表性的乡贤,作为群众学习的典型。在县博物馆、文化馆以及镇文化站和学校中,确定了乡贤文化宣传重点,通过文字、图片等形式把乡贤文化展现在人们面前,供人们现场参观学习。比如,容县博物馆,在其展厅里展示了历年来容县籍乡贤名人的有关资料,吸引了许多本外地参观者到来,学习当代乡贤以及史上乡贤的良好道德品质和优秀才学,让乡贤文化永久的传承下去,积极地影响一代又一代的容县人。
新闻推荐
...
容县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容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