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3日,笔者来到容县经济开发区电子信息产业园采访,只见数百名身着蓝色工作服的青年技术工人熟练地操作和控制着各种现代化的生产设备,不同款式的电子产品便沿着流水生产线流到指定的位置。据容县经济开发区负责人介绍,这些青年技术工人大多为容县职业中专毕业的学生。容县经济开发区在3000多名职校毕业生的助推下,健康食品、电子信息、林产化工、机械制造、服装皮革、印刷包装六大产业如虎添翼。
容县把发展职业技术教育作为破解县域经济发展中技术人才匮乏,产业科技含量不高问题的关键,着力办好自治区示范职业学校——容县职业中专。投入3000多万元,建设了容县职业中专机电加工实训大楼、教学综合大楼、电子商务实训基地和机械加工实训基地,从办校规模、育人环境、师资配置和经费保障上支持该校快速发展。按照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人才需求,该校推行“文化+技能”的教学方式和“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开设了三年全日制的计算机应用、模具、数控、电子、畜牧兽医等专业。为了适应打造旅游强县,创建广西特色旅游名县需要,从去年起,容县职业中专又增设了旅游服务与管理、高星级饭店运行与管理、烹饪与营养等三个专业,每年招收新生1200多人。与园区企业和县有关部门合作,开办了电子信息、果树栽培、农村机电维修、家电维修、电车毛织、焊接技术、摩托车维修、保育员培训、创业知识培训、微型企业创业知识培训等短期培训班,每年培训农村青年2300多人。同时,该校为了满足学生就业或升学的需求,做到因人施教,按需施教,让学生毕业后实现“3个1/3”的目标:1/3升学,走高学历、工程师之路;1/3对口就业,走专业发展之路;1/3到名企业就业,走高薪就业之路。
五年来,到该校就读毕业和参加短期培训结业的农村青年有1.75万人。其中,毕业后参加考试升本科及高职的500多人。今年,该校158名毕业生报名参加中职直升大学考试,152人被广西师范大学等本科院校录取,名列全区同类学校前茅。4800多人被企业高薪聘用,不少人经过努力,很快成为企业的技术骨干和管理人员。毕(结)业后在县工业园区和旅游景区、餐饮业及畜牧水产、沙田柚、兰花、铁皮石斛等产业基地创业就业的1.32万人。部分青年由于既有专业知识,又有实际工作能力,打拼几年后便成为私营企业的小老板。
2012年,该校电子专业毕业生林车在容县经济开发区与人合股投资办起了一家规模较大的电子科技企业,主要生产彩色液晶显示模组、触控屏、智能手机、摄像机显示屏、数码相机显示屏和平板电脑显示屏等,产品供应多个大型跨国集团公司并部分自营出口。目前,该企业已成为容县电子信息产业的领军企业。
新闻推荐
▲抢险人员正在现场进行抢险救援。▲采砂船被卡在桥墩下。...
容县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容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