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次活动中,区嘉威老人给孩子们讲解文明新风有关知识。连日来,从容县容州镇中心学校退休了10多年的区嘉威老人,一直都在总结工作经验,并且结合当前了解到的教育教学实际,探索创新教育教学方法,为奋战在教育教学一线的老师们提供参考。他希望能够尽可能地发挥自己的余热,进一步推动教育事业的科学发展。也就在今年1月14日,区嘉威老人从相关工作人员手中,接过了“全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工作者”荣誉证书和奖章。
在这全国荣誉的背后,是区嘉威老人为教育事业持之以恒的默默付出。他说,会好好保存这难得的证书和奖章。他在教育教学工作岗位上工作了40多年,如今又作为容州镇关工委的一员,有责任和义务为教育事业的科学发展和孩子们的健康成长继续发挥余热。这,也是他一直以来默默追求的人生目标。
保持思想常新不落伍,做好学校发展的参谋助手
区嘉威老人2006年退休后,始终心怀对教育事业的无比热爱和对青少年的无比关心之情。2011年,容州镇关工委推选他担任该镇关工委常务副主任。几年来,他积极发挥自己的特长,把所掌握的教学理论和工作经验,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年轻的老师,用真心关爱青少年的成长。
为了保持思想不落伍,他坚持学习党的方针、政策,认真领会各级有关文件精神,尤其加强对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一步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等相关文件的学习,经常翻阅对教育工作有参考价值的报纸、杂志。结合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经验,从中提炼出对教育有突破的新思路、新方法。同时,他还常与一些退休老干部和老教育工作者联系、谈心和交流,了解他们对做好教育工作的想法和观点。在此基础上,他及时将自己的所获所得反馈给学校,为学校开展好各项教育教学工作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广泛开展教育教学调研,协助学校树立特色品牌多年来,区嘉威老人通过深入的调研和广泛的学习交流,提出了“在抓好学校常规管理的前提下,建设学校特色文化体系”的建议。这些建议,得到了容州镇中心学校领导班子的高度重视。
近年来,促进学校的均衡发展,成为了学校的主要努力方向之一。区嘉威老人根据容州镇的特点,在深入开展调研工作后,向容州镇中心学校领导班子提出:通过抓管理工作创新,利用城区教育资源优势帮扶薄弱学校,构建城乡一体化管理格局,抓好“导航校—学区中心校—村校—教学点”联动教育教研网络建设,用捆绑式办法抓均衡发展的策略,最终促进了城乡学校差距的逐步缩小。
他还根据容州镇教育实际和分层次发展的设想,提出了“农村抓规范、城区抓特色”,以“文化立校、科研兴校、特色强校、德育领校、安全保校”抓教育全面发展的建议。他的这一建议,得到了相关部门的重视。近年来,容州镇农村学校进一步抓好学校常规管理,打好发展基础,树立了周口小学、大明小学、励志小学等典型,有效推动了农村学校的发展。
另外,区嘉威老人认为基础较好的城区学校,适宜发展特色教育,有利于培养有特长素质的学生,于是他建议结合学校实际印制有本校特色的文化教材,更科学地安排课程教学,打造特色文化环境,引导开展一系列的特色文化实践活动,最终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
注重方式方法的创新,特色文化育人经验得到推广
区嘉威老人重视开拓创新,提出了“抓好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活动育人、服务育人,提升青少年道德修养,提高学生素质”的新办法。
在教书育人方面,他认为要根据学生心理特点,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直观式视频教学和讨论式、互动式、辩论式教学形式,增强教学的针对性、实效性和趣味性,提高教育效果;在管理育人方面,落实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训练,抓好班级集体建设、班级文化建设等;在活动育人方面,改变教育形式,通过开展学生感兴趣的、喜见乐闻的主题活动,把思想教育寓于兴趣活动之中,让学生在得到实践体验的同时,也能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在服务育人方面,开展学雷锋、学先进的志愿服务活动,培养“我为别人”的幸福感。
在工作中,他积极辅导教师改进教学方法,给青少年作专题讲座,给留守儿童、特殊儿童讲历史、励志故事等,以真实的事例教育他们珍惜学习机会,学会感恩,不断提升思想道德素质。经过他的帮助以及学校的不懈努力,容州镇各小学校初步构建了学校特色文化体系,容州镇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特色文化育人经验,也得到了有效推广。
新闻推荐
...
容县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容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