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在容县杨梅镇妙阳村里,63岁的曾振元小心翼翼地打开养蜂箱,利索地在嘴里鼓起了一小股气,然后缓缓地吹出,轻轻的撩动爬满蜂巢的小蜜蜂,透过拥挤的蜂群缝隙查看蜂蜜的积蓄情况。几分钟后他微笑着说:“这箱蜂蜜很快就可以收获了。”
曾振元是妙阳村里鼎鼎有名的种养大户,群众眼中的创业致富、带富能手。他于200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一直以来勇于担当,示范创业,成了村民群众致富的引路人。
不甘平凡,有勇有谋奔小康
20多年前,曾振元没有什么致富门路,一家子的生活全靠种田以及外出打工赚钱维持。不甘愿一辈子为别人打工的他,经常思考一个问题:既然别人能创业做大老板,为什么自己就不能呢?虽然自己没有一技之长,但是可以边做边学啊。
经过市场调查,曾振元开始谋划养蜂创业。他认为,妙阳村有丰富的自然资源,交通便利,许多年轻人外出打工,村里大片良田成了荒地,长此以往,丰富的自然资源也就浪费了。而养殖蜜蜂,则能够把既有的资源合理利用起来。
于是,没有养蜂经验的曾振元,查阅了大量有关养蜂的书籍,虚心地向养蜂人学习、讨教。他自己制作了养蜂箱,购买了蜂具,还选好了蜂种,养蜂工作进入正常轨道。
然而,创业过程大多充满坎坷曲折,曾振元也不例外。由于缺乏相关知识,没有意识到要及时对蜂箱进行控温、控湿,一些蜂王停止产卵,产了的卵也不孵化,大量出房的新蜂爬出箱外死亡,群势大幅度下降,王浆产量减少,甚至停止产浆,工蜂寿命缩短,造成了蜂群秋衰。曾振元的第一次创业以失败而告终。
面对突如其来的打击以及家人的埋怨,曾振元欲哭无泪。不过,他没有被吓倒。他说:“既然是创业,就一定会有风险,如果没有冒险的精神和承受失败的勇气,那一开始就不应该创业。既然选择了创业,那就要做好不成功的心理准备。”他放慢了创业脚步,从头开始认真反思,向技术人员请教,积极参加县里、镇里举办的实用技术培训班,看更多的书,查阅更多的资料,找出失败的原因,攻克了一个个技术难关。
功夫不负有心人。通过不懈努力,曾振元终于与成功握手了。他的养蜂规模不断扩大,从一开始的几箱到后来的三四十箱,逐渐形成了规模。此外,他除了养蜂,还先后养过鱼、蛇、牛,种过砂糖桔、经济林木等。现如今,他已经是一个拥有近3公顷经济作物的种植大户,还养有300条蛇、6头牛,年纯收入15万元。
一副热心肠,乐做百家圆梦“引领人”
作为一名农村党员、一个普通的农民大叔,创业的成功让曾振元看到了大好前景。热心肠的他,在自己致富的同时,没有忘记周边的人。他深知“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的道理,总是热情、主动地发动村民群众创业。
为了提高村民创业的素质,曾振元对那些有创业想法的村民,挨家挨户进行宣传动员、讲解政策、传授相关技术,让他们消除后顾之忧,大胆种养。村民在创业过程中,无论是遇到政策疑惑,还是技术问题,但凡向曾振元求助的,曾振元都会尽最大努力伸援手,从不计较个人得失。
曾振元曾经这样说:“我是一个平凡的农民大叔,我不仅要靠自己的双手勤劳致富,还要带动别人都过上好日子。”正是在曾振元的热心带动下,许多村民成功创业,摘掉了贫困帽子,过上了好日子。而曾振元也成了远近闻名的致富带头人。
新闻推荐
手拉手快乐进场走秀。...
容县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容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