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容县讯暑假前夕,笔者到地处山区的容县自良镇龙镇小学采访,看见该校拥有与城区学校同样漂亮的校园:一幢三层的教学楼和一幢两层套住结构的教师宿舍楼,装上铝合金玻璃窗,楼梯和走廊安装了闪闪发亮的不锈钢扶手,所有班级全部采用多媒体教学,建起了灯光篮球场和运动场,校园硬化、绿化和美化,文化长廊的书画透出小小学子稚气的芳香。由于龙镇村历来重教兴学,多年来,该村没有一个孩子因家庭贫困而失学。这是容县实施三大举措,力促城乡教育均衡发展,让农村孩子享有与城里人同等优质教育权利的一个例子。
学校设立体现公平。近年来,容县实施了“以县为主”的管理体制,合理规划初中、小学校点布局。县人民政府根据生源变化情况,坚持初中校点相对集中、学校规模适度扩大,小学按适度扩大乡镇中心学校规模、小学三年级以上阶段相对集中的原则,对个别生源少、办学条件简陋、教学质量不高的农村初中校点或小学教学点予以撤并。全县共撤并了年招生不足50人的农村初中校点14个、小学教学点109个。为使全县城乡初中毕业生都享受同等优质的高中教育,2013年,该县整合全县中学教育资源,在继续办好容县高中的基础上,在南片的杨梅镇办起了一所自治区级示范性高中——杨梅中学,将容县中学的初中班剥离到其他初中,办成独立的自治区级示范性高中,彻底解决了初中生毕业后读高中难的问题。
学生入学体现公平。该县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不设重点学校,不分重点班。学生入学由县政府统筹安排,坚持采取“划片招生,就近入学”方式,组织学生免试入学。同时,对中考招生制度进行改革,促进校际间生源的相对均衡。近年来,该县示范性高中招生指标都按比例均衡分配到各镇初中,既调动了初中办学的积极性,又使任何一个学生在该县任何一所普通初中上学都有可能进入示范性高中就读的机会。
经费装备体现公平。容县根据财力实际,统筹安排教育经费,对那些经济比较落后和边远的山区学校予以帮扶。县底镇是容县革命老区,镇、村级集体经济比较薄弱,村民增收渠道少。近年来,县政府多渠道筹措资金,对该镇学校建设给予大力支持,使该镇一些危旧校舍得以及时修缮,教学仪器设备得到进一步充实,全镇学校的办学条件有了极大的改善,教育质量走在全县前列。2011年以来,容县每年从地方财政经费中拨付数百万元给学校购买教学仪器设备,县教育局在拟订仪器设备购置方案时,根据各镇人口及在校生人数情况,按比例将统一采购的教学仪器设备合理分发到各镇、各学校。目前,该县镇、村学校基本普及了多媒体教学,教育教学质量大幅提升。
新闻推荐
图为王天星小朋友向大朋友分发爱心物品。(陈丽萍摄)...
容县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容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