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业县高峰镇永德村,这个偏僻的村庄今年走出了一位大学生甘东玲,这也是近几年来该村走出的唯一大学生,然而,贫困的家庭让甘东玲为上大学的费用发愁,暑假期间,她到福绵去打工为自己挣学费。8月25日,玉林市古定中心小学081班的同学们也通过拍卖捐款的形式,资助这位贫困的准大学生甘东玲。
靠勤工俭学读完高中,她考上了大学上初一的时候,甘东玲的父亲去世,此后一直是母亲带着甘东玲和弟弟一起生活。父亲生前因生病住院,贷了近万元的款,“妈妈就一直打工还债,还要给我们姐弟俩交学费。”甘东玲说。
这几年甘东玲的妈妈一直在广东打工,因为年龄偏大没有一技之长,一直没有稳定的收入,只是勉强够甘东玲姐弟的学费,甘东玲的弟弟今年读初三。记者8月25日在甘东玲家里看到,她家住的是简陋的瓦房,平时她和叔叔婶婶一起生活。
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上高中后,甘东玲争取到了勤工俭学的机会,每个月能挣150元,甘东玲说,高中三年,她的生活费都是靠自己勤工俭学解决的。
今年高考,甘东玲考上了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化学专业,收到了大学录取通知书,对甘东玲来说喜忧参半,她家里除了母亲打工的微薄收入,没有其他任何经济来源,而上大学的学费加上其他费用需要将近4000元。
“你现在筹到了多少学费?”记者问甘东玲。“1000多元。”甘东玲低着头小声地说。
今年暑假期间,甘东玲在福绵管理区找了一份暑期工,在一所幼儿园教书,每个月800元,一个多月下来可以挣1000多元,但离近4000元学费的目标还很远。这几天甘东玲请假回到家里,办理申请助学贷款的证明,希望在开学时能申请到助学贷款。
对于上大学后的生活费用,甘东玲倒显得不太担心,“高中都能勤工俭学过来了,大学应该机会更多,我的目标是上大学能解决自己的上学费用,不用妈妈操心。以前读书经常要担心学费的问题,等我自己挣钱后,妈妈就可以专心供弟弟读书,他就不用为学费的问题担心,可以读好书了。”
小学生拍卖筹款,“小手拉大手”资助准大学生玉州区古定中心小学学生知道甘东玲的情况后,该小学081班的同学们于8月25日举行了一场特别的拍卖会,同学们通过拍卖自己的玩具、书籍等,把所得的钱全部捐给甘东玲,在场的家长也纷纷捐款,当天的拍卖会上共筹得6843元。
当天下午,081班的师生和家长一行近50人,来到永德村看望甘东玲,并把拍卖筹到的5000元(其余的1800多元资助另一名学生)送到甘东玲的手里。一直关心和帮助甘东玲的玉林百合爱心群的成员们,也委托师生们给甘东玲送来了一些生活用品。
“通过我们小小的行动,希望能帮助到甘东玲,帮寒门学子圆上大学的梦。”古定中心小学的莫老师说。
拍卖会上,小主持人像模像样。
新闻推荐
...
兴业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兴业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