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榆林 今日横山 今日神木 今日府谷 今日靖边 今日定边 今日绥德 今日米脂 今日佳县 今日吴堡 今日清涧 今日子洲
地方网 > 陕西 > 榆林市 > 今日子洲 > 正文

津津有味话干炉

来源:榆林日报 2021-12-06 08:32   https://www.yybnet.net/

刘绪明

“吃着香,咬着脆,嗝喽(打饱嗝)上来干炉味。”这是一句流传很广的童谣,说的是陕北的一种叫干炉的特色美食。

干炉是用不发酵的麦面制作的烧饼,圆形中空,形如车轮,边厚中薄,由上下两个硬壳相扣而成,上层中间鼓起,嵌一红印,酥香爽口,耐嚼易储。在陕北,人们提起馃馅,自然就想到子洲,提起油旋自然就想到绥德,提起干炉,自然就会想到镇川,可见它的原产地是在镇川。

镇川的干炉制作精细而复杂。干炉的制作过程叫“打干炉”,非常讲究,十分严格,每道工序都有严格的默规和相应的标准,有选料、和面、上压杆、分剂、放面盐、手托造型、上鏊、划线、入炉、翻烤、出炉等十多道工序。据老一辈人说,过去干炉出炉后,立刻要趁其高温刷一层菜籽油,起到半炸制的作用,待其完全冷却后装入瓷瓮内进行回油发酥,使干炉达到脆而不硬、干而不坚、品味纯正的效果。

镇川干炉起源于何时、得名于何人,众说纷纭。一种说法是起源于宋辽,是杨家将为传递情报而特制的一种载体,利用其中空夹带信件,为感念其功绩,还称之为得胜饼。另一种说法是明末,镇川堡有人与农民起义领袖高迎祥是至交,高迎祥起兵之后,他便随军做了帐下大厨。由于战事不断,南讨西征的将士们马不停蹄,没有时间埋锅造饭,于是,高迎祥找来大厨商议此事。两人认为必须做出一种既可充饥,又便于随身携带耐储的食品。于是,在军中广征各地面食,并遴选出数种供将士们试吃。最终出自大厨之手的干炉成为了士兵们最喜欢的食品。多年后这位大厨回到了故乡,将干炉的制作方法带了回来。还有一种说法,“干炉”二字是当年康熙皇帝到榆林微服私访途经镇川时,为这种形状特别的烧饼所取之名。

细考,镇川干炉起源于北宋,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镇川地处无定河边的官道上,是南来北往的必经之地,所以饮食颇为发达。北宋时期,这里和西夏接壤,双方拉锯争夺,战事不断,你方战罢我登场。宋军的多次伐夏,都是途经镇川,宋夏之间几次大的战役多发生在这里。《陕西古代道路交通史》记:“北宋时驻守横山、子午岭地区军卒的粮秣供应,是由河东路(今山西省)、京西北路(今河南省西部)、京西南路(今陕西安康地区及湖北西北部)共同解决。”这些粮草“再经延州道北运”。延州道北运路上,镇川是必经之地。据记载,仅“元丰四年(公元1081年)河东路转运司调民夫11000人随军参与运输”。可以想象,当年无定河边的古道上车辚辚、马萧萧的繁忙景象。

内地运来的军粮,要在边界地区就近加工,镇川是首选之地。宋人沈括的《梦溪笔谈》记载:“抚宁旧治无定河川中。数为虏所危。继隆(即李继隆,北宋大将)乃迁县于滴水崖,在旧县之北十余里,皆石崖峭拔十余丈,下临无定水,今谓之啰兀城。”可见当时的抚宁县城就是现在的镇川堡,为宋的边防要地。据说,干炉就是那时引进或发明的一种干粮。

饮食文化的流传是潺潺有序的,很多食物,不能说源于某朝某代某人之手,而是集体的智慧。镇川干炉也一样。传说当年运粮队伍里的河东人把当地的一种烧饼制作方法引进镇川。河东的烧饼用糖做馅料,陕北不产糖,聪明的镇川人进行了改造,以当地出产的食盐拌上干面粉为馅料,既解决了材料问题,又可使长途跋涉的人有盐分来补充体力。因此,过去的干炉都是咸味的。

据文献记载,饼作为一种主食,是宋代老百姓餐桌上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而宋代,凡是用面粉做成的食品,都称之为饼。烤制而成的叫烧饼,水渍而成的叫汤饼,在笼中蒸成的馒头叫笼饼或蒸饼。《水浒传》武大郎卖的炊饼,实则是馒头,也叫蒸饼,因避讳仁宗皇帝赵祯的祯字,便叫成炊饼。另据西夏文字字典《文海》和《番汉合时掌中珠》列举的西夏食品,有“油饼、胡饼、蒸饼、干饼、烧饼、花饼……”干饼、烧饼、花饼就是类似现在新疆的烤馕之类,和干炉的制作有许多相似之处。也许,当时的镇川人把中原的烧饼制作和西夏的干饼制作融合在一起,形成了镇川干炉。

宋人李焘的《续资治通鉴长编》中,详细记述了北宋和西夏之间最惨烈的一场战事——永乐大战。战争的发生地就在现在镇川以北的上盐湾一带。当时,由于宋军主将徐禧的指挥失误,西夏30万军队将宋军团团围困在永乐城里,“永乐城依山无水……士卒渴死者大半,至绞马粪而饮之。禧日怀二烧饼,往来巡城,亲以矢石击贼,困则枕卒股假寐,士皆扶疮忍渴以拒贼。”我想,徐禧每天怀里揣的那两个烧饼,应该就是干炉。

明清以后,随着帝国版图的扩大,镇川渐渐由边关退为内地,但由于地理位置的优势,商贸随之兴起。镇川干炉的命运,又与经济连在一起,干炉的形状也发生了变化。传说,很早以前的干炉,中间有一小孔,可用细绳穿起来,便于行军打仗携带。明清以后改成现在的样子,状如车轮,中间拓一红色方印,又似铜钱,寓意财源滚滚。至今镇川当地有一种民俗,即订婚时男方要向女方赠送拴有红绳的干炉,而这种干炉就是圆环形的,叫圐圙,女方则要将这些干炉赠送给亲属,传递女儿订婚的信号,同时取意拴牢、不能反悔。也许,圐圙就是干炉最初的模样。

明嘉靖二十九年(1550年)延绥巡抚张珩在现在的镇川地新筑城堡,该堡位于无定河大川中部,起着镇守川道的作用,起名镇川堡,镇川之名始有。据《镇川志》记载,明清时期的镇川,街道两侧商铺林立,西至宁夏、武威、庆阳,东至太原、北京、天津,都有商贾行走于此,镇川也因此成为了“四会五达”之地,跻身陕北“四大名堡”。民国初年,单是河北、山西、京津地区设在镇川的皮毛店栈便有130余家,仅河北顺德府常驻镇川的货商、伙计就有378人。由于当时交通不便,镇川人外出做生意,走南路、出西口,过草地、穿沙漠,旅途辗转找不到客栈时,褡裢里经久不坏的干炉,就成了救命干粮。只要有干炉、有水,镇川人便有走遍天下的勇气和底气。

镇川的坐地客商,有许多来自津京地区,他们走南闯北、见多识广,对各地的风味小吃最感兴趣。据说当年伙计们把干炉买回来,他们一看就能认出来是哪家饭铺的,闭上眼也能尝出是哪个师傅的手艺。他们视为美味的干炉,也被装入行囊,作为返回故里时馈赠亲友的礼物。镇川干炉,也由此行遍全国。

清光绪十一年(1885年),朝廷外患紧迫,军需短缺,朝廷派钦差大臣从西安出发到榆林视察民情,准备加收税赋。这位大臣名叫李云生,四川人。第二年,李云生把他沿途视察的所见所闻编写成《榆塞纪行录》一书,其中写道:“镇川堡、榆林城等街市肉饭铺店接踵开设,惟镇川杨氏饼托(即干炉)甚美。”李是南方人,他在镇川看到这种貌似烧饼,用手托制的食品,便名之曰饼托,形象地道出了干炉的特点。

改革开放以来,镇川干炉迎来了又一个春天。镇川人秉承传统经商习惯,以敢为天下先的勇气,率先投身改革大潮,商贸走向空前繁荣。许多人都会记得,当时的镇川小镇上,人头涌动,车轮滚滚,每当满载旅客的车子还未停稳,就有一群挎竹篮的、提筐筐的、端簸箕的小贩们一拥而上,挤满车窗两边,推销的几乎全是干炉。“干炉,干炉,又香又脆。”“干炉不贵贵,五毛钱一对对。”叫喊声充彻车厢。这一幕折射出那时镇川干炉产业的兴盛和商贸的繁荣。如今,随着物质条件不断改善,人们饮食观念也在发生着变化。镇川干炉也打破了传统单一的咸味,出现了奶油干炉、糖干炉,形制上也有了大小两种,不断满足不同的需求。

在漫长的人类历史进程中,食物不仅是经济活动的产品,也是特有的文化现象。文化因饮食而分野,历史也由饮食文化的不断嬗变,走过一个又一个时代。小小干炉,见证着镇川历史的变迁与经济的兴衰。对镇川人而言,干炉不只是一种食物,更凝结着一段记忆、一段难以忘怀的往事和不解之缘。今天,我们也没必要纠缠于它的源流,一种食品在其千年的传承过程中,绝不会丝毫不变,推而广之,一切事物都是这样。

令人欣慰的是,如今,镇川干炉的传统手工制作技艺已列入榆林市榆阳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此前不久,镇川镇干炉产业协会宣布正式成立,该协会的成立标志着镇川干炉产业步入新的发展阶段。这是镇川人的骄傲,更是一代代打干炉人艰辛传承的结果。

新闻推荐

他们的笔墨丹青……

她种过地摆过摊如今一手丹青颇受好评因为画画是她中年痛失伴侣后疗伤的密码他吃过苦种过树从网上下载素材照着画因为...

子洲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子洲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爱心捐赠暖童心2021-10-22 08:37
猜你喜欢:
义诊到身边2021-11-27 11:27
乡村的喜路2021-11-24 07:58
评论:(津津有味话干炉)
频道推荐
  • 延安市再获“国家卫生城市”称号
  • “数字化城管”让城市管理更精细更高效
  • 榆林经开区春来植绿忙
  • 绥德县着力改善人居环境乡村颜值高 幸福滋味浓
  • 陕北黄土泥塑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