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机制
激发“兴城”活力
(上接A01版)我市积极推动城市道路、饮水、电力和污水处理等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今年新建改建县乡道路500公里;完成46个村、5万人的城乡供水一体化建设;加快城区第三污水处理厂、滨湖、西岗等五处污水处理厂建设,污水集中处理率达90%以上;投资1200万元用于城乡环卫一体化建设,年底前21个镇街全部完成垃圾中转站建设。
产业是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基石,是增加就业、吸引农民进城的重要因素。我市以新型工业化、服务业专业化和小城镇差异化发展为支撑,坚持产城互动,着力增强城镇经济支撑力。
我市在中心城区重点培植机械制造等六大产业集群,着力打造煤化工、机械制造两大千亿元产业集群,大力培育“百亿盛隆”等五个主营业务收入过百亿元的航母级企业,推动工业经济规模实力和质量效益同步增长。围绕建设“大市场、大物流、大商贸”,加强与国内外知名服务业品牌合作,总投资40亿元的德意君瑞国际广场、总投资30亿元的金三角商贸区等重点服务业项目快速推进;总投资26.8亿元的中国滕州国际机床市场项目建成后将成为国内最大、功能最齐全的现代化机床市场;杏花村干杂海货市场年销售额突破180亿元,成为全国最大的干杂海货批发市场,全市各类专业市场发展到40处。今年1至9月份,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主营业务收入、利税分别实现880亿元、98亿元,分别增长7%、7.5%;开工建设重点项目119个,完成投资188.8亿元,占年度投资计划的75%;开工建设投资过5000万元的服务业重点项目103个,完成投资161亿元。
根据镇街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我市明确镇街功能定位和发展方向,把21个镇街分成工业、农业和旅游、城建及服务业三个类型,实行差异化发展,积极培育特色鲜明的城镇产业体系。滨湖镇充分挖掘微山湖旅游资源优势,引进实施了总投资100亿元的微山湖古镇项目,建设以展现齐鲁和滕州历史文化为主题的文化、体验、休闲、度假等各要素叠加的文化旅游复合型景区,实现与微山湖湿地观光功能的互配互应,拉开了小城镇大发展的序幕;大坞镇围绕发展生物医药产业,加快建设总投资6.3亿元的威智医药项目,组建了由6名博士、33名硕士构成的研发团队,并规划建设了8平方公里的生物医药产业园,建成后可落户企业50余家。
枣庄市委十届三次会议召开后,我市迅速行动,召开全委会议学习传达陈伟书记讲话精神,研究部署加快推进全域城镇化的工作措施,进一步明确了推进全域城镇化的目标任务,在全市上下迅速掀起加快推进全域城镇化的热潮。
我市强化规划引领,按照整体化布局、片区化介入、组团化发展的构想,进一步提高规划水平,健全完善规划体系;将深入实施镇街差异化发展战略,以中心城区为龙头、小城镇为节点、新型农村社区为基础,实行三级配置、差异化发展,努力打造一批工业强镇、商贸重镇和旅游名镇;围绕建设区域性中心城市,强化产业支撑,实施项目带动战略,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提升服务业发展水平,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实现城镇建设和产业发展齐头并进、良性互动,推动产业与城市同步转型发展;推进改革创新,深化行政管理体制和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创新资金筹措、土地管理、户籍管理和社会保障等机制,努力破解全域城镇化推进过程中的瓶颈制约。同时,坚持以人为本,树立精品城市、民生城建、和谐城乡三种理念,把推进全域城镇化的过程变为提升市民素质、提升人民群众幸福指数的过程。力争到2016年,城市化率达到60%以上,城市建成区面积达到100平方公里,城区常住人口突破100万人。
随着我市全域城镇化战略的深入推进,一个生态宜居、活力四射的现代化城市正在鲁南大地强势崛起……
新闻推荐
...
枣庄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枣庄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