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
3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杜甫用“万金”来比喻家书,可见古时家书在人们心中是何等的贵重。然而在当下这个互联网发达、快件满天飞的时代,一通电话、一封电子邮件,甚至一条短信就可以代替书信。网络越来越发达,书信往来却越来越少,以往人们喜闻乐见的信箱、报刊箱等似乎已逐渐失去了往日的“颜色”,但一些缺乏维护、早已破败不堪的信报箱,让人们怀旧的同时,也担心起了它们的归处……
有的填满广告,有的“缺胳膊少腿”,有的根本打不开
22日上午,记者首先来到市中区君山路一小区,在这家小区的一个单元楼内,记者发现了悬挂在楼道内“大门敞开”的信报箱,走近一看,信报箱内堆满了数张广告宣传单,有超市促销的,有电动车优惠的,有饭店做活动的,还有房地产项目开盘的,这些广告单把并不宽敞的信报箱塞得密不透风。
附近几个单元楼内,都有信报箱的影子,而且都被广告单塞得满满当当,即便有的信报箱没有被打开,广告单也被“有心人”从箱子中间的缝隙塞了进去。而一些“广告达人”在看到信报箱被人“捷足先登”后,便把目光瞄向了箱体表面,于是各种各样的小广告便出现在了箱子上,远远看去五颜六色。居住在一楼的王女士表示,经常会有一些发传单的图省事,趁着他们不注意的时间段偷偷地把广告单塞到信报箱内,“我们也很少去关注这些箱子,他们发这些也是白费心思。”
在一个寂静的楼道外,破旧的信报箱挂在墙上,从上面已脱落的漆面和锈迹斑斑的箱体可以看出,这个信报箱已经步入“高龄”。这是记者在市中区振兴路一小区内看到的一幕,不仅这幢单元楼的信报箱是这样的光景,附近几幢单元楼内信报箱的破损情况都相差无几。
“这些信报箱的年龄可能比我都大,自我记事开始这地方就有了信报箱,如今我已经成家立业,这么多年过去了,变成这样一点也不奇怪。”居住在该楼栋的李先生称,这些信报箱的“命运”还算好的,附近一些楼道内还有不少都遭到了人为破坏,那才真正是“惨不忍睹”。
“都是一些顽皮的孩子弄的,没事就喜欢摆弄楼道的设施玩,信报箱自然也难逃此‘劫\’。”李先生一边说一边带着记者前去“参观”那些被破坏的信报箱。果不其然,在附近的一幢单元楼内,记者看到了只剩下一半的信报箱,不仅箱子的门没有了,就连“头顶”也是打开的。“像这样的信报箱还有好几个,由于现在很多家庭已经不需要用信报箱了,所以即便一些家长看到孩子们在破坏信报箱,也只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李先生说。
同样是在市中区的振兴路上,在另一家小区内,记者还发现了一种现象。从表面上来看,这家小区内的多数信报箱保存相对完好,除了少量小广告的身影之外,箱体表面并无破损或上锈的迹象,只是箱子上面厚厚的灰尘和锈迹斑斑的明锁说明了这些箱子已经有很长一段时间“无人问津”了。
家住该小区的居民们表示,这里的信报箱是前几年才安装上的,“当时装的时候我不在家,也不知道是谁安的,装好后就一直上着锁,我们一直都没用过,也没见别人打开过。”居民陈女士说,“我们虽然是这里的住户,但是并不知道信报箱的钥匙在哪里,甚至连归谁管都不知道,更别说让我们去使用了。”
牛奶是不少人常喝的饮品,由其衍生出的订奶箱也“进入”了不少百姓家。不过在调查中,记者发现,与信报箱的命运差不多,订奶箱也难逃被破坏、上锈的“厄运”。
同样是在振兴路上的一个小区内,记者在一个单元楼的楼道内看到了一个锈迹斑斑的订奶箱,如果不是箱体上“送奶上门”几个字,几乎认不出来这是一个订奶箱。附近的一个楼道内的订奶箱虽然锈迹不多,但是从其扭曲的暗锁和破烂的箱门上来看,箱子也是遭到了一番“虐待”的。
居民嫌信报箱成摆设, 物业称应由安装单位负责
上世纪70年代到90年代,人们还习惯于书信往来,看报也是很多人每天的常规“项目”,所以,人们一直都很注重信报箱的清理和维护。然而如今,书信往来敌不过电子邮件、短信便捷,变得有些萎靡不振了,连带着信报箱也备受漠视。一些老旧小区的居民甚至坦言信报箱由于没人使用,摆放在楼道内成摆设不说,还很影响其整体的美观。
家住市中区振兴路附近的曹先生表示,他家楼下的信报箱屡屡遭到顽皮孩童的“虐待”,早已残破不堪。“我觉得还是把那个破箱子给撤了吧,看着它在上面‘受罪\’,虽说没用了,但心里还是觉得不舒服,还不如直接撤掉,省的影响美观。”曹先生的意见得到了邻居任女士的认同,她认为虽然信报箱在以前很重要,而且她也觉得撤走信报箱似乎有一些不妥,但由于长期无人管理,并且也找不到相关负责人,因此她的建议也是撤走。“就是因为找不到负责人才会这样,如果有负责人及时清理和维护,也不会落到现在的‘下场\’。”任女士颇为痛心地说。
对此,振兴路上的一个小区物业的工作人员表示,他们此前也曾接到过居民类似的投诉和不满,还要求物业给这些信报箱、订奶箱“洗洗澡”,有的干脆提出了拆除的建议。“但这些箱子是不归我们物业管理的,不然的话我们也不会坐视这些箱子变成现在这个样子的。”该工作人员表示,“无论是信报箱还是订奶箱,一般都是安装单位来负责日常的维护和安装、拆除。”
信报箱、订奶箱不用可申报拆除或转让
对于这些被遗弃的箱子该“何去何从”,市邮政报刊订阅处相关负责人表示,小区内标有“邮政”的信报箱都是由他们负责安装的。“当初安装的时候是为了方便居民取报、看报,对于市民所反映的信报箱无用的问题,我们的处理方式一般是,如果箱子不再使用,可以打电话向我们申报不再使用,我们会安排相关工作人员进行拆除,如果说有邻居或附近的居民想要使用,也可以向我们申报转让。无论是转让还是拆除,都需要向相关单位申请,不能不申报便自行处理。”
该负责人还表示,信报箱的钥匙安装时是由市民自己保管的,“可能安装时间过长,钥匙掉了,这也很正常,再或是箱子转手过好几家,钥匙在转让中流失也说不准。报刊箱除了订阅报纸以外,也可以当做信箱使用。但想当信箱用也是要向我们申报的,在我们这儿登记一下,以后我们的邮递员就知道这个信箱是你家的,寄来的信都会放进箱子里以便市民收取。”
关于信报箱日常维护的问题,该负责人无奈地说:“这个确实是归我们负责,但是因为人手不足等种种原因,一直没有很好地实现。其实,平时报刊箱的使用者也可以做一下日常的清理和维护,另外如果箱子损坏严重,也可以向我们申请报修。”
该负责人的说法与枣庄市一家牛奶销售商的说法不谋而合。该牛奶销售商表示:“由于一些小区居民停奶、续奶日期不稳定,再加上平时的人手不足,都直接导致了订奶箱日常维护、清理的困难,因此希望大家爱护小区内的各种设施,不要乱搞破坏。”
(记者 寇光 文/图)
新闻推荐
引智引来外国专家 “石榴酒石榴浓缩汁研发与生产”等两项目获国家外专局审批
晚报讯 (特约记者 张敬宇)市外国专家局日前透露,去年枣庄市共执行各类引智项目17项,比2012年增加3项,增长22%。枣庄市申报的“石榴酒、石榴浓缩汁研发与生产”和“新能源生物质成型燃料燃烧技...
枣庄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枣庄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