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枣庄市物价部门发出消费温馨提示,提醒消费者在购物时,要留意商家是否明码标价,理性消费,发现不规范促销行为,请及时拨打价格举报电话12358,以维护自身权益。在这份消费提示中,物价部门指出,节日消费期间商场超市促销活动存在的问题主要集中在六个方面。
不实宣传
部分商场超市在节日期间促销活动时,不明示促销活动的限制性条件、例外商品,有的使用“黄金周特卖惠”、“全场钜惠省到底”、“劲爆特惠”、“场外特价”等模糊字眼,进行夸大虚假宣传,以哄抬人气。
虚构原价假打折、假降价
部分商场超市在节日期间促销活动中有此类问题,有的商场女式外套2折起售、女式皮鞋3折起售;有的商场超市家具原价8066元/套,现价4699元/套,均没有标识折扣起止时间,销售人员对销售原价时间也说不清楚等,表面上看是打折、降价,实际上并非如此,涉嫌价格欺诈。
商品标价有玄机
满2O0减60、满100减30等多种促销,以诱使消费者参与购物,有些商品还不参加活动。检查中发现,商品原价的定价大多不会是整数,尾数大多都是以8、9或88、99结束,只差1元、2元或几元就把消费者套进循环购物的陷阱中,要凑满金额就得再加钱,形同“数学游戏”一样。
明码非实价,暗折暗扣随意性大
明码非实价,标价与卖价不一致,营业员看商品打折、看人打折,随意性很大,致使消费者陷入价格圈套中。
不如实标识赠品价格和数量等相关内容
部分商场超市在节日促销活动期间,商场专柜只在商品旁放一卡片,写着“赠茶杯一个”,却未标价,有的电器商场赠品旁没有标识,只有询问销售人员才知道是赠品。
限制消费者合法权益
部分商场超市在节日期间开展全场购物满就送、购物满500元即可参加抽奖等促销活动中,往往规定促销商品不退不换,赠品不予“三包”,所有参加节日期间促销活动的商品最终解释权归商家等不合理现象。
“经过多年的消费,我们消费者也逐渐有了购买促销商品的防范意识,但大千世界,无奇不有,有一些人,就是抵挡不住商家的诱人促销,希望这部分人,能回归理性消费。”“一些商家就是瞅准了节日期间市民出手大方的机会,不遗余力的大力宣传,让市民似乎觉得是便宜,从而达到自己甩售库存、回收现金的目的,希望市民不要一哄而上,助长商家这种心理。”针对节日期间商家的促销,记者在街头采访的刘先生、黄先生发表了以上意见。
(记者 焦兴田通讯员 王歆)
新闻推荐
考试前火了打印社 考生复印小抄备手上 老师:考试作弊打折的是知识
近日,各高校都相继进入期末考试阶段,有关考试、挂科以及祈求考神保佑考试必过等话题的微博被频繁转发。为了期考不挂科,大学的自习室又进入了“旺季”,但记者却发现,在不少学生选择自习室...
枣庄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枣庄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