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一年,面对一度较大的经济下行压力,我们坚定不移地实施“一个战略、三大战役”,积极应对,攻坚克难,经济社会发展保持了稳中有进、稳中向好的态势。经济总体平稳,全市GDP增长10.1%,地方财政收入增长12.3%;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进出口总额增幅分别居全省第8位、第3位、第7位;结构逐步向好,三产占GDP比重、非煤产业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分别比上年提高1.2个和5.2个百分点;后劲不断增强,在建投资亿元以上项目303个,其中过10亿元项目63个;民生持续改善,百件惠民实事较好落实,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增幅分别居全省第6位、第7位。总的看,我们经受住了严峻形势的考验,科学发展、城市转型之路越走越宽。
成绩来之不易。这是全市上下同心同德、艰苦奋斗的结果,更饱含着各级政协组织和广大委员的智慧和汗水。一年来,市政协坚持服务大局,认真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职能,各项工作都取得了新进展。一是服务中心同力同向。先后就现代服务业发展、优化营商环境、社会治理创新等课题开展调研,提出了许多有前瞻性、针对性的意见建议,体现了大局意识。二是参与转型奋发有为。在工业转型、文化旅游发展、棚户区改造、国家农村改革试验区建设等工作中,一大批政协委员主动参与、倾力作为,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三是作风建设扎实有效。认真落实八项规定,深入开展“三服一推”活动,走基层、接地气,转作风、提效能,提案办理协商制度化水平得到新提升,基层政协组织建设得到新加强。对政协工作,市委是满意的。
今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开局之年。破解城市转型中的难题,啃下前进中的“硬骨头”,必须抓住改革这个历史性机遇,释放蕴藏的巨大红利。一方面要加强顶层设计,坚决跟着中央的步调走;另一方面要坚持摸着石头过河,吃透精神、用心把握,敢于担当、勇于探索。今年也是打造“两大高地”的重要一年。“转型升级高地”,是对枣庄打造全国资源枯竭城市转型示范市的进一步诠释,核心是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经济文化融合发展高地”,既是省委、省政府对枣庄市文化旅游工作的充分肯定,又提出了经济文化融合发展的更高要求,核心是文化与产业的双向延伸。今年还是建设“幸福新枣庄”的关键一年。我们既要一张蓝图绘到底,坚持既定思路不动摇,始终把加快城市转型、建设“幸福新枣庄”作为全市上下合力推进、共建共享的事业;又要根据新形势、新任务,对纵深推进“三大战役”进行深化、拓展和提升,一步一个脚印把蓝图变成现实。
在全面深化改革、打造“两大高地”、建设“幸福新枣庄”的征程中,作为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组织,人民政协责无旁贷,大有可为。市委殷切希望,全市各级政协组织和广大政协委员,进一步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担当意识,认真履行职责,凝聚各方力量,为推动枣庄科学发展、转型发展、跨越发展作出新贡献。
一、紧扣发展这一主题,为全面深化改革、打造“两大高地”、建设“幸福新枣庄”献计出力
中央提出不能简单以GDP论英雄,要求我们必须把发展的立足点转到质量和效益上来。不唯GDP不是不要GDP,枣庄块头比较小、底子比较薄,加快发展仍是今后一个时期的主要任务,只要是实实在在的速度,只要是有质量有效益的速度,只要是绿色健康安全的速度,能发展多快就发展多快。政协人才荟萃、智力密集,要把服务发展作为永恒主题,紧紧抓在手上,发挥更大作用。要在全面深化改革中当高参。围绕农村改革、财税体制改革、国有企业改革、金融体制改革等领域,组织政协委员深入基层一线、改革前沿,多研究一些深层次问题,多挖掘一些鲜活案例,多拿出一些含金量高的意见建议,更好地为党委、政府决策服务。要在产业转型升级中作表率。发挥企业家委员的作用,按照亩均税收高、亩均就业多、研发能力强、市场占有率高等标准,在项目建设、企业发展上,为全市作示范、树标杆。发挥技术专家委员的作用,围绕煤炭精深加工、机械制造、锂电新能源等产业集群发展,搞好科技研发、技术改造、课题攻关,争当创新创造、转型升级的时代先锋。发挥政协委员渠道多、联系广的优势,在招商引资中积极牵线搭桥,吸引更多的项目、资金、技术、人才向枣庄汇聚。要在经济文化融合中挑重担。政协委员中文化界、知识界人士较多,要以高度的文化自觉、文化自信和文化自强,繁荣文化创作和文化事业,大力发展文化旅游、文化创意产业,推动经济文化融合发展,提升枣庄市文化软实力。
二、高举团结民主这面旗帜,汇聚全面深化改革、打造“两大高地”、建设“幸福新枣庄”的强大正能量
每一个枣庄人,都是枣庄市改革发展的参与者、推动者。政协是大联合的象征,对于增进团结、发扬民主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要做好凝聚合力的文章。加强同各党派、各团体、各阶层和社会各界群众的沟通交流,多联系人、团结人,最大限度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枣庄发展减少阻力、增加动力、形成合力。要做好增进共识的文章。在政协舞台上,鼓励各界人士充分发表意见,引导各种思想观点交流、交锋、交融,求同存异,体谅包容,真正形成和衷共济、齐心协力的好局面。要做好对外拓展的文章。政协委员对外联络广、交流多,要加强与港澳台同胞、海外侨胞的联系,依托海峡两岸交流基地,扩大交往,增进友谊,不断提升枣庄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三、把握以人为本这个核心,在全面深化改革、打造“两大高地”、建设“幸福新枣庄”中增进民生福祉 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政协的根基在人民、力量在人民,更应坚守履职为民的价值追求,努力在推动民生改善上有更大作为。要多建利民之言。坚持贴近基层,听老百姓的“心里话”,看老百姓的“身边事”,算老百姓的“生活账”,做群众的贴心人和代言人。要多办惠民之事。从教育、医疗、住房等群众关心的问题入手,动员各方力量,推动百件惠民实事落实。特别要关注困难群众和弱势群体,开展扶贫帮困、捐资助学、法律救助等公益活动,为他们排忧解难。要多谋安民之举。适应创新社会治理的新任务,针对群众信访诉求和各类不稳定因素,发挥政协委员在群众中威望高、影响力大的优势,多做化解矛盾、理顺情绪的工作,更好地促进社会和谐。
四、强化民主监督这一职能,推动全面深化改革、打造“两大高地”、建设“幸福新枣庄”任务落实
一分部署,九分落实。政协民主监督的作用发挥好了,就能够有力地促进作风转变、推动工作落实。要以评议监督改作风。针对重点行业、权力部门、关键岗位,积极开展民主评议,组织政协委员配合搞好“百千百”行风评议,推动执法执纪部门依法行政,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要以视察监督提质效。政协委员视察是民主监督的最直接形式。要围绕产业项目招商、特色成长型企业培植、重大基础设施建设等,组织政协委员现场视察,看看是否体现工作指导转变的要求,是否符合质量和效益的标准。要以提案监督促落实。对市委、市政府作出的决策部署,对事关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工作,对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重大问题,既要有针对性地提出提案和建议案,更要强化办理和反馈,确保事事有回音,件件有落实。
政协工作是党的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协商民主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独特优势。市委将一如既往地高度重视政协工作,把政治协商纳入决策和实施的全过程。各级各部门要加强与政协的联系沟通,营造关心支持政协工作的浓厚氛围。政协组织要抓好自身建设,认真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以从严的态度改进作风,以创新的思路提升效能,不断拓展政治协商的新领域,开辟民主监督的新途径,探索参政议政的新形式,努力把政协工作提高到一个新水平。广大政协委员也要倍加珍惜政治荣誉,把握时代脉搏,在干事创业中展示才华,在城市转型中建功立业。
新闻推荐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九届枣庄市委员会第三次会议关于常务委员会提案工作报告的决议 (2014年2月20日政协第九届枣庄市委员会第三次会议审议通过)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九届枣庄市委员会第三次会议,批准付廷安副主席代表政协第九届枣庄市委员会常务委员会所作的提案工作报告。...
枣庄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枣庄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