枣庄新闻 滕州新闻
地方网 > 山东 > 枣庄市 > 枣庄新闻 > 正文

完善教育体系 加强非遗保护

来源:枣庄晚报 2014-02-24 16:54   https://www.yybnet.net/

晚报讯 (记者 杨军 孔浩)在市政协九届三次会议上,政协委员、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柳琴戏传承人邵小环,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戏曲艺术传承的关键是人才的培养,而人才培养的关键在戏曲院校,但目前不少戏曲院团都面临表演人才青黄不接的状况。枣庄没有专业戏曲院校,所以必须依附各中小学利用传统文化教育来传承我们的地方瑰宝。

邵小环委员说,从目前枣庄市青少年的传统文化教育情况来看,还没有形成全社会崇尚民族传统文化的氛围。传承与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只有让青少年参与其中,才能避免断层,焕发活力。广大中小学生是教育的重点,各级学校又是青少年受教育的主阵地。为了弘扬和继承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并使它与青少年道德建设有机地结合,夯实构建和谐社会的文化基础,使枣庄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更好的传承与保护,她建议一是非遗保护“柳琴戏”应得到教育部门的重视,加强宣传,成立专门领导小组,聘请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常年进校授课,组织专业表演人员,进校园表演,以达到普遍宣传教育的目的。二是开设非遗文化教育课。建议有选择性组织编写《枣庄市非物质文化遗产读本》,作为枣庄市各校校本课程的内容。学校开设民间艺术课程,聘请民间艺术家来学校讲课、作现场表演,使中小学生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从中感受枣庄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魅力。三是加强专业或兼职教师队伍培养。非物质文化遗产课程的教育质量,取决于教师水平。多年来,由于枣庄市忽视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目前教师自身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的了解和认识水平,难以承担此项教学任务。因此,搞好此课教学,必须从培训教师入手,尽快培养一支熟悉枣庄市本地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中小学教师队伍。四是培养一批民间艺术小传人。在中、小学校成立柳琴戏、土陶、剪纸等兴趣小组的基础上,学校可根据学生的个性爱好,有意识地创办特色学校,造就一批民间艺术的传承人。同时,在重点学区设立一批非遗传承教育基地。五是枣庄市教育局能否考虑推出把柳琴戏作为一项市级中考艺术加分这一重要举措,以此促进青少年对家乡传统文化的认同,推动中、小学生重视对枣庄市柳琴戏的了解、保护和传承。

新闻推荐

关爱孤寡老人

以含笑慈善为主的爱心慈善团队,在2月22日携手枣庄爱心人士,雷锋会员梁坤、董大龙、公雪、李俊杰等去山亭区徐庄镇水城子村慰问杜建才、杜软玉两位孤寡老人,两位老人均80多岁,无儿无女,生活...

枣庄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枣庄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1970-01-01 08:00
评论:(完善教育体系 加强非遗保护)
频道推荐
  • 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数字赋能,拓展“商量”广度深度效度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按下快进键 抢抓黄金期
  • 潍坊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京师幼儿园桌上推演,筑牢疫情防控线
  • “线上+线下”人社服务再升级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