枣庄新闻 滕州新闻
地方网 > 山东 > 枣庄市 > 枣庄新闻 > 正文

放弃开公司选择种地,让市民吃上放心菜 80后“家庭农场主” 累并快乐着

来源:枣庄晚报 2014-02-20 12:10   https://www.yybnet.net/

26岁的袁权是南昌大学工业设计专业的一名本科生,2011年7月份毕业后,他在郑州开了一家装饰公司。长期研究农业的父母想让他回到身边,当他得知中央提出的积极倡导发展家庭农场,大力推进农业规模化、集约化、商品化生产经营的政策时,袁权毅然决定回家乡甩开膀子大干一番。看到月亮湾湿地附近环境好,袁权和父母多次考察,最后在山亭区城头镇东城头村流转土地500亩,开始了他的“家庭农场”创业之路。袁权也成为枣庄市年轻人中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袁权通过市场考察,决定上“绿色、生态、环保”蔬菜,所有蔬菜一概不使用农药和生长素,让蔬菜口感和营养回归原生态。2012年10月份,袁权从峄城区的家里卷起铺盖,来到了流转土地现场,每天都奔忙于龙潭家庭农场的田间地头。

早6点30分袁权起床了,围绕农场跑一圈后,他一边煮面条一边把发现的问题记在本子上,饭后开始给员工分活。7点30分开始干活了,他来到丝瓜育苗棚,教工人在苗盘里种发芽的丝瓜种子,种植好的苗盘平铺入地。工作间隙,他起身给工人递开水,再把工人每个杯子倒满水。“我要给工人搞好服务,打好下手。”袁权高兴地说。

11点30分,袁权拍拍身上的土,来到简易的厨房,炖了一锅白菜粉条,12点整工人收工,他和工人们一人一碗吃了起来。他利用工人休息的时间,来到联栋大棚开拖拉机进行耕地。

下午1点准时开工了,“我们的工作地点是黄瓜棚,摘黄瓜、掐卷须和多余的枝子,还要把一枝中多余的瓜打掉,以防挂多黄瓜妞影响黄瓜藤生长。”袁权给工人讲道。记者跟随袁权来到黄瓜棚,他来到棚内一个记事本前,把棚内温度、工人的工作情况都一一记录了下来。袁权告诉记者:“这就是农产品质量可追溯,每天记录棚内早、中、晚时间段的情况,工人操作的工序,内容详细可查!”

在袁权工作时,记者注意到他的手上有许多茧子和倒刺,但他表示在农场累并快乐着。忙完黄瓜棚,袁权又到西红柿棚剪枝。去年,9月至11月份,龙潭家庭农场第一季培植的西红柿上市,产品远销上海、南京等城市。仅此一项,农场就直接进账50余万元,袁权挖到了家庭农场的第一桶金。而农忙时节在农场务工的6名员工得到的劳务费均高达6000多元。

目前,龙潭家庭农场采摘区建设了联栋大棚100000平方米,农家区建设了高标准日光室温10座。200亩地用于无公害蔬菜日光温室大棚的生产示范区,还有苗木繁育基地,配套了蔬菜配送中心。袁权计划今年再上农家乐、古式餐饮等项目,让城里人来此游园入住的同时,体验古老的风箱、油灯生活,从劳动中享受生活的美好与幸福!

(记者 岳娜 文/图)

新闻推荐

发展文化事业 普惠百姓

晚报讯 (记者 杨军 孔浩)文艺组政协委员李辉说,本次政协会上最关注文化事业的发展如何普惠百姓。 近年来,文化事业在枣庄市虽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但对其的重视力度还不够。文化事业作为公共服务...

枣庄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枣庄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放弃开公司选择种地,让市民吃上放心菜 80后“家庭农场主” 累并快乐着)
频道推荐
  • 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数字赋能,拓展“商量”广度深度效度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按下快进键 抢抓黄金期
  • 潍坊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京师幼儿园桌上推演,筑牢疫情防控线
  • “线上+线下”人社服务再升级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