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近日,记者从市中级人民法院了解到,2013年市中级人民法院审结市南工业区内6家企业破产案件,化解债务纠纷20.98亿元人民币,促成4030名下岗职工签订协议,累计兑付职工解除劳动合同一次性经济补偿金2902万元,促进了企业转型升级和市南工业区转型升级。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强力启动市南工业区转型振兴,积极推动企业破产、重组,解决破产企业遗留问题及清偿职工权益。由于市南工业区改革发展涉及职工众多, 职工身份、工龄、诉求期望有差别,部分职工期望过高,上访不断,维护稳定的压力较大,给解决破产清偿问题带来了困难。
为了实现企业“无震荡”破产,市中级法院积极派驻法官带领破产管理人进驻企业做职工工作。坚持依法破产、不开口子原则的同时,兼顾职工生活困难实际,采取合情合理、让利于民的办法,创新举措、适当提高清偿标准,最大限度维护职工权益,促进职工签订协议。
市中级法院在审理破产案件过程中,注重通过破产差异化处置,为枣庄市扩大有效投资提供司法保障,同时也为破产企业注入新的“血液”。对当事人间有和解意愿和可能的企业破产案件,积极引导当事人通过减免部分债务、分期付款、债转股等方式达成和解协议,维持企业正常的生产经营,避免因企业倒闭而引起企业投资的闲置和资产的流失;对于有挽救希望且发展前景较好、符合结构调整需要的企业,利用市场途径引入战略投资者进行重整,通过注入有效投资维持企业的营运价值并实现危困企业的再生;对不符合产业发展导向、挽救无望的企业,法院则采取多种形式提高资产变现能力,从速进行资产分配,稳定法律和经济关系,便于当事人进行新的投资。(记者 张文莉 通讯员 魏大为)
新闻推荐
3月5日上午,“2013年度枣庄十大经济人物”颁奖典礼在开元凤鸣山庄举行。 本届“枣庄十大经济人物”评选活动以“创新跨越 科学发展”为主题,由市工商联、市总工会、市经信委、枣庄日报...
枣庄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枣庄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