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自创建省级文明城活动开展以来,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高度重视,明确责任分工,以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加强文化市场监管为抓手,积极为创城献计出力。
市文广新局为给创城工作创建文化载体,大力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编制了《枣庄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规划》、《枣庄市2013-2020年文化事业发展规划》。各区(市)文化馆、图书馆积极完成达标任务,市、县、乡、村四级公共文化设施网络初步形成,完成47个涉农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任务,全市累计建成农家书屋1914个,实现农家书屋全覆盖,全市23处公共文化馆(艺术馆)、图书馆、博物馆、美术馆实现免费开放。积极开展文化惠民工程,去年以来,放映农村公益电影25416场;开展文化惠民“一年一村一场戏”活动,共演出2116场;在全省“送戏一万场”活动中,共演出610场,超额完成省里下达的任务;免费培训基层文艺骨干560余人;授徒传艺40余人;升级改造文化大院430个。
不断优化文化市场环境,加强文化市场监管。市文广新局去年共检查各类经营场所7875家(次),收缴非法音像制品、书刊28500余盘,没收非法物品1160件,立案406起,停业整顿110家,有效保障了文化市场安全规范。抓好“扫黄打非”工作,集中整治出版物市场,开展了打击网络侵权盗版专项治理“剑网行动”、网络淫秽色情信息专项整治“净网”行动、整治虚假低俗违法广告专项行动等,共出收缴违规承印出版物9313册,盗版教辅资料1750余册,有效净化了枣庄市报刊和网络文化市场环境。 (记者王立雪)
新闻推荐
本报讯刚刚过去的清明小长假,天气晴好,不少市民在祭奠祖辈的同时,也不忘走上设在街头的爱心献血屋或采血车,为这个特别的节日增添爱的光芒。据统计,4月5日至7日,全市共有182位市民无偿献血,累...
枣庄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枣庄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