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近年来,枣庄市积极推进综合性殡仪服务中心和公益性骨灰安放设施建设,目前已有68处公益性公墓成功选址,15处正在建设,3处建成运行。
为避免乱埋乱葬、浪费土地资源等问题,枣庄市印发了公益性公墓管理办法,明确了公益性公墓的性质、建设及管理标准,将更大力度的实现惠民目标。
枣庄市自2011年起,就开展了综合性殡仪服务中心规划建设工作,并选择滕州市先行试点。滕州市殡葬礼仪服务中心占地20余亩,建筑面积4000余平方米,总投资1000万余元,可同时容纳12家丧户治丧。市中区驻地殡仪服务中心也已完成建设;薛城区殡仪服务中心投入资金500万元,建筑面积4000余平方米,目前正在进行装修。
枣庄市殡仪服务中心、公益性公墓建设和运营管理,始终坚持“便民、利民、惠民”原则,优惠政策向弱势群体倾斜,实行费用减免。城市郊区乡镇(街道)各规划建设一处公益性公墓(骨灰堂),为城市驻地和辖区内低保、五保对象和重点优抚对象等群体提供骨灰安葬(安放)服务。滕州市殡仪服务中心免费为“三老”优抚对象、五保对象等困难群体提供标准守灵室。市中区龙泉公益性公墓已对安葬老革命军人实行费用减免,对角膜、遗体等捐献志愿者免费提供安葬服务。另外还开辟一元墓穴区,为五保对象提供免费安葬服务。
据了解,到2014年底,枣庄市所辖区(市)都将拥有一处功能完善的综合性殡仪服务中心。
(记者李明)
新闻推荐
5000万元农机补贴惠农民 首次实行“全价购机,县级结算、定额补贴、直补到户”
本报讯日前,记者从全市农机购置补贴会议上获悉,经过市农机、财政部门的积极争取,今年枣庄市农民将享受到中央第一批农机购置补贴资金5000万元,占全省补贴资金总量的4.7%。 补贴政策覆盖五...
枣庄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枣庄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