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评论员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实现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必须加快社会事业改革,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努力为社会提供多样化服务,更好满足人民需求。贯彻落实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要求我们必须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第一追求,把更多的财力向民生和社会事业领域倾斜,千方百计解民忧、惠民生、保民安,让全市老百姓生活得更顺心、更快乐、更幸福。
民生连着民心。近年来,在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市委、市政府始终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当作头等大事、把百姓的事情真正抓在手上、放在心上,实实在在解决了一大批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每年为百姓办理的百件实事,就是充分的证明。但也要看到,当前枣庄市建设“幸福新枣庄”已进入关键期,时间很紧迫,形势很严峻,任务很艰巨。我们必须以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引,切实增强紧迫感、危机感和责任感,坚决攻克前进道路上的一个又一个难关,以优异的成绩向省委、省政府和全市人民交一份合格答卷。
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要按照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大力促进教育公平、统筹城乡义务教育资源均衡配置、加快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要求,在全面提高教育教学水平的同时,大力优化枣庄市教育资源布局和结构,突出抓好教育均衡化发展,让每个孩子都能接受优质教育。今年全市计划新建、改建幼儿园21所、中小学校舍15万平方米、学生食堂50处;实施市特教学校迁建工程;新建40个留守儿童快乐成长活动站。
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建立经济发展和扩大就业的联动机制,形成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建立更加公平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贯彻落实全会精神,就必须要完善扶持创业的优惠政策,形成政府激励创业、社会支持创业、劳动者勇于创业新机制,最大限度地满足劳动群众的就业需求。今年,全市将购买1000个公益性岗位和1000个大学生见习岗位,帮助特困家庭、双零家庭、下岗失业人员和高校毕业生就业。加大产业扶贫开发力度,鼓励创办农村特色二三产业,帮助更多的农民脱贫致富。进一步提高社会保障标准。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缴费补贴最高标准增至50元;城市低保提高到每人每月410元,农村低保提高到每人每年2455元;五保集中供养、分散供养标准分别提高到每人每年4230元和3100元;为80周岁以上享受低保的老年人增发高龄补贴,同时,努力构建全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的社会保障体系,实现人人享有基本社会保障。
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切实解决“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要“统筹推进医疗保障、医疗服务、公共卫生、药品供应、监管体制综合改革。深化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改革,健全网络化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运行机制。”我们要以此为指引,加快实施市级优质卫生资源倍增工程,健全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网络,把更多的医疗资源向农村和社区倾斜,努力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廉价的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
十八届三中全会已经吹响了全面深化改革的号角,全市广大党员干部必须义无反顾、奋力向前,结合枣庄市中心工作,紧紧围绕改革发展的大局,立足新起点、站在制高点上思考工作,以实际行动学习宣传贯彻好全会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
新闻推荐
本报讯4月9日,全市752名副县级党员干部在枣庄职业学院进行了德廉知识测试,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高一、枣庄职业学院党委书记张杰、枣庄职业学院院长孙式灵到考场进行了巡视。 本次德廉知...
枣庄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枣庄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