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第47个“国际儿童读书日”,今年读书节的主办国是爱尔兰,主题为“读故事,想象那些国家”。但在枣庄市却鲜有人知晓此事,就连一些书店的工作人员也没有关注过。
在“国际儿童读书日”来临之际,记者对枣庄市儿童的读书情况进行了调查,发现不少儿童的阅读时间较少,而且,所选书籍也多以学习类的为主,阅读面并不宽。
普遍阅读时间少,阅读面窄
采访的儿童家中藏书多少不一,但他们的阅读时间却都十分有限,甚至一些孩子仅有的一点阅读时间也是家长给“挤”出来的。记者随机采访了不同年龄段的13名儿童,他们家中可供阅读的书籍数量从两三本到十几本不等,不过大多都是刚买来图新鲜翻看一下,如果感兴趣便多看几次,不感兴趣的便丢在角落里,从此不再翻看。
“我喜欢看童话故事书,其它的不怎么感兴趣,也不喜欢看。”在文化路小学上二年级的陈同学表示,除了自己感兴趣的童话故事以外,几乎不看别的书了,当然这其中教辅书除外。“教辅书是必看的,不是我想看,是妈妈非要我看。”陈同学说。
在君山路小学读五年级的陆同学表示,虽然家里有好几本儿童读物,但平时要上学,再加上父母的督促,他完全没有时间去看。“平时在学校自然是没时间,回到家还得写作业,写完作业我想看看这些书爸妈都不准,说这些都是课外书,对学习没多大用处。”陆同学称在父母的“高压”之下,他用零花钱偷偷买来的故事书都还没有翻看过。
13名受访的儿童,平均每天的阅读时间不足20分钟,阅读量每日不足15字(教辅书除外),这一数据与西方发达国家的每日1小时以上阅读时间和每日近90字的阅读量相比,还有着不小的差距。
教辅书销量最高,故事书、漫画书最受孩子欢迎
“最近的儿童读物的销量不错,卖的最多的是教辅书,其次是一些漫画书、故事书等。”青檀路上的一家大型书店的工作人员表示,儿童读物种类繁多,并不是人们印象中的只有童话、寓言故事等种类,“总的来说,儿童读物分为六大类,第一类是启蒙类读物,向儿童传授最基本、最简单、最实用的一般知识;第二类是思想品德教育类读物,帮助孩子建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第三类是科普读物,指传授、普及科学知识的读物;第四类是传播人类历史知识的读物;第五类是卡通读物;第六类是儿童文学读物。”该工作人员说道。
不论是在大书店还是在小书店,儿童读物中教辅书的销量都是名列前茅的,一些书店的工作人员表示,这与家长的“推波助澜”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别看儿童读物种类繁多,但真正受欢迎的其实也就那么一两种,除了家长要求购买的教辅书以外,孩子们最喜欢的还是漫画、童话等书籍。至于其他种类的读物其销量就没那么乐观了。”振兴路上的一家书店的老板说道。
调查中,大部分书店儿童读物销量最高的就是教辅书,但这些却并不是孩子们最喜欢的。采访中,不少孩子表示,相对于教辅书的内容单一和枯燥乏味,漫画书的直观易懂和故事书的精彩更能引起他们的阅读兴趣。
“我正在看《安徒生童话》,这是我求我妈很长时间,而且保证不耽误学习的情况下,她才买给我的。童话故事很有意思,有美丽善良的公主,有高大英俊的王子,还有神秘邪恶的巫婆,童话世界精彩极了!”在君山路小学上二年级学生的田同学告诉记者,虽然父母不断逼迫她多学习多看教辅书,但在闲暇之余,她还是会偷偷地看些课外书。对于父母买的教辅书她却并不感兴趣,甚至有些厌恶,“真不知道他们为什么老让我去看那些学习的书……”
读书要有度,选择要合理
孩子该看什么类型的书?孩子、家长和老师都有各自的看法。家住市中区振兴路附近的吴女士表示,给孩子买教辅书也是无奈之举,“我们是过来人,当然知道学习的重要性,尤其是现在竞争这么激烈,别的孩子都在学习,我们做父母的肯定也都会督促自己的孩子多学习,少看闲书。”在吴女士看来,除了教辅书外,其它书籍都是闲书,只会分散孩子的学习注意力,这些书大可到了“功成名就”以后再去看。家住市中区文化路的陈女士也面临着孩子喜欢看课外书的烦恼,她说:“不让他看吧,担心引起他的反感,怕影响他阅读的积极性。让他看吧,又怕看上瘾了影响学习,实在太纠结了。”
文化路小学的徐老师表示,对于孩子阅读课外书他既不反对也不赞同。“不可否认现在的孩子在阅读范围上与国外的孩子相比确实有较大的差距,因此,我不反对借读书来提高孩子们的知识面。不赞同也是担心孩子们看的太多,本末倒置反而把学习撂下了,这也是我和家长们最不愿看到的。”徐老师表示,无论看什么类型的书,都要有一个度。
“多读书是第一个要求,第二个要求便是要读好书。”徐老师表示,科技的发展造成了信息的泛滥,就连书籍也不例外,现在不仅有传统的纸质书,也有携带方便的电子书。但信息泛滥的结果便是质量的参差不齐,书籍也同样如此。“现在很多色情、暴力、血腥等不良书籍都可以轻松地在网上下载下来,这些都不利于孩子们的成长,因此,无论孩子选择什么样的书,都需要家长和老师共同把关,给孩子创造一个健康向上的书香世界,让阅读陪伴孩子健康成长。”徐老师建议道。
不用的书 可捐给爱心组织
调查中,记者发现,对于多余书籍的处理,孩子和家长们多较为随意,不是当成废纸卖掉,就是给孩子当玩具玩。“有不用的书当然是卖啦,不然还能怎么办?”在立新小学读三年级的林同学一脸茫然地反问道。他表示,他家里的一些教辅书在过了这个年级后便没有了“用武之地”,因此他和父母在处理这些书籍时都选择了卖掉。“也有的让我撕开叠元宝玩了,父母一看我撕的是已经用过的书,也多半都是由着我来。”不仅他如此满不在乎,就连他的父母也表示,对于已经用完的书籍,卖掉是最好的选择。“以前,家里孩子多还能轮流用,现在都是独生子女用完就完了,不卖在家里还占地方。”林同学的父亲林先生说。
针对如何处理旧书的问题,记者联系了枣庄市几个爱心组织,对于过期书籍的处理,义工联盟的相关负责人表示,可以考虑捐赠给他们,然后由他们再转赠给需要书籍的贫困地区的儿童。“我们虽然没有专门回收书籍的活动,但也可以随时接收零散书籍的捐赠。等积攒到一定的数量,我们就会联系一些贫困山区上不起学、读不起书的孩子们。”一民间组织的爱心团队负责人说。
(记者 寇光 董艳 文/图)
新闻推荐
晚报讯 (记者 焦兴田 摄影报道)清明节临近,家住泰安市的72岁赵老太,愈加想念去世的母亲和已经很久没有联系的妹妹,“我想为母亲上坟,见见三妹。”成为了赵老太目前最大的心愿。4月2日,记者接...
枣庄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枣庄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