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刘明
作为一家地方煤炭企业,近年来,山东滕州辰龙能源集团的发展速度让人惊讶,从当初单纯挖煤到现在集煤化工、机床于一身。企业成立九年间,集团资产总量由成立之初的7.8亿元增长到68.9亿元,下辖控股子公司12家和参股公司6家;累计实现利税34.4亿元,上缴国有资产收益7.1亿元。
成功的背后有什么奥秘?近日,记者深入到滕州辰龙能源集团采访,与企业多位高管交流,大家都有一个共识,面对有限的煤炭资源,跳出煤炭谋发展,才是企业转方式调结构的根本出路。实践证明,跨出一步天地宽。
滕州辰龙能源集团有限公司成立于2005年,在整合郭庄煤矿、金达煤矿、级索煤矿三对矿井的基础上成立的滕州市属国有独资企业,2009年列入山东省重点企业。
在鲁南高科技化工园区,记者深入了解建设中的辰龙化工创业基地。辰龙化工投资近30亿元,目前,6万吨/年环氧乙烷、5万吨/年环氧乙烷衍生精细化学品加工,10万吨/年醋酸乙烯、10万吨/年低温乙烯仓储项目已经建成投产。下一步,辰龙化工基地将继续依托地区产业基础,坚持从高端做起,着力优化产业结构,重点围绕环氧乙烷产品开发碳酸乙烯酯、聚羧酸减水剂聚醚单体等绿色环保、高附加值产品,进一步拉长产业链条,逐步形成煤化工、精细化工、化工新材料等产业协调发展的产业集群。
如果说,发展煤化工是辰龙能源集团产业的延伸,那么,涉足高端机床行业,则是其敢于担当、勇于开拓的具体体现。
2012年7月,辰龙能源集团全面接管鲁南机床有限公司。鲁南机床有限公司有着60多年的精密机床制造历史。近年来,公司以精益重质为基石,以科技创新为动力,通过内引外联,借船出海,推进“蓝海战术”,开展“交钥匙工程”和“再制造”工程等拉动企业转型升级。目前,公司主线产品以智能化车削中心、高精密复合加工中心、数控车床、数控铣床,立、卧、龙门式加工中心以及各类专用机床和高档功能部件为主,产品已打入军工、航天等高端市场,并广泛应用于汽车制造行业。
“制造业企业要在行业中立于不败之地,关键是掌握核心技术。我们将用3至5年时间,通过与国际最高产品质量标准和管理接轨,在全球领域内借脑助力寻求价值链整合,实现企业跨越发展。”企业负责人说。去年8月,辰龙能源投资10亿元,规划建设了辰阳精密超精密数控机床项目,这个项目列入山东省2012年度重点建设项目和2013年度国家产业振兴项目。目前,项目一期工程即将完工,它的投产运营,将引领行业转型升级,加快公司全球化布局。 (下转A2版)
(上接A1版)辰龙集团在做大做强非煤产业的同时,还加大传统产业技术改造力度,级索煤矿膏体充填开采技术就是成功的例子。
在级索煤矿,谈到建筑物下开采采空区膏体充填技术工艺,矿长鞠新志自信满满。他说,膏体充填开采技术是我矿自主研发的,已获国家专利。
级索煤矿已有20多年的开采历史,目前已陷入“资源枯竭”的困境,煤矿只能开采遗留下来的煤垛子,而开挖煤垛子,地上农房肯定塌陷,这很危险,面对这种情况,企业只能走两全的路子。经过努力,级索煤矿同高校联合研发了采空区膏体充填技术工艺。该技术是以城市建筑废弃物为主料,创新条带充填开采技术,置换出大量原条带煤柱,不搬迁村庄,实现了村庄下充填开采。
级索煤矿充填开采项目的成功实施,每年可置换煤炭约30万吨,处理建筑垃圾约25万吨,提高了资源回收率,保护了矿区生态环境。这项技术的推广,对于鲁南矿区乃至全国其他矿井在解决村庄下压煤具有现实的借鉴意义和推广价值。据不完全统计,仅枣庄地区境内“三下”压煤储量达6亿吨,如果通过充填开采可回收至少5亿吨煤炭资源,可减少排放固体废物6.8亿吨。
新闻推荐
本报讯 连日来,枣庄市围绕“遗产保护与城镇化同行”这一活动主题,组织开展了“文化遗产日”非物质文化遗产宣传系列活动。截至目前,全市共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展览、展演、讲座等宣传活动20...
枣庄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枣庄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