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市中讯今年夏夜,沉默多年的谭家河再现蛙声一片,两岸居民陆续来到湿地纳凉。这是市中区彻底治理谭家河取得的效果。
谭家河发源于枣庄北部山区。受经济利益驱动,该河一度遭受严重污染,鱼虾不生,青蛙不鸣,成了远近闻名的臭水河。为改变水质,市中区曾在该河下游付湾段建成生物净化工程——付湾湿地,水质有了一定的改善,但以上河段依然。
为从根本上优化沿河环境,去年,市中区和西王庄乡两级多方筹资1000多万元,溯付湾湿地向上至黄楼桥达3公里河段进行治理,通过清淤河道污泥至岸堤,沿岸坡整治栽植花草、垂柳,河道中顺势自然形成大小不等的四块湿地,上栽植芦竹、蒲草等挺水植物,再建四道拦水坝跌水复氧,达到系统净化效果。同时,对沿河养殖场进行彻底清理,并实施西水东调,协调惠营污水处理厂将处理后的污水放至河道,实现中水回用,补给水源,还原生态。目前,治理后的谭家河湿地景观长廊水质达到国家规定的三类水以上,景区花草芬芳,垂柳倒映,鱼儿欢跃,青蛙唱晚,每天都有不少市民来此垂钓和纳凉消夏。 (记者姜爱民通讯员吴兆雷)
新闻推荐
本报记者 张华 本报通讯员 李莉 孙延新 炎炎夏日,在荆河两岸,一个个民生工程竞相推进,如缕缕春风拂民心。近年来,荆河街道把民生项目作为区域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全面实施环境面貌提升、教...
枣庄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枣庄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