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枣庄市以提高出口农产品质量安全为目标,大力推进农产品标准化、规模化、品牌化生产,积极引导有条件的区(市)创建出口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滕州市、山亭区和峄城区先后获得“山东省出口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称号。由于示范区的带动,枣庄市农副产品出口逐年扩大,国际市场占有率进一步提高。据市商务局统计,2013年枣庄市谷物蔬菜产品出口同比增长11.2%,今年1-7月份,农副产品出口3570万美元,同比增长36.9%。
以土地流转为基础的各类专业合作社是枣庄市示范区创建的最大亮点。目前,峄城区成立各类专业合作社326家,流转经营土地12.5万亩,形成了石榴种植基地、大枣种植基地、蔬菜种植基地等18个农业产业化基地。山亭区建成备案种植基地38个,面积31.7万亩,“三品”认证总数达58个,年产量34.6万吨。滕州建成备案种植基地74个,面积25.3万亩,养殖基地28个,“三品”认证总数达到127个,面积近40万亩,极大地推进了农业基地化、标准化、品牌化生产。
枣庄市不断完善区、镇(街)和重点企业检测站,划定检测产品区域,加强检测,提高自控能力,完善区域性检测体系。对出口农产品进行统一包装标识、编码,健全完善记录和检测报告归档制度,做到有销售台账、生产日志、收购记录、包装标识、检测报告等,实现农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同时,健全农业化学投入品监管。实行农业化学投入品专营、专供、专用综合管理,确保农产品生产基地投入品的使用安全。设立了区级农资配送中心,在各镇(街道)设立镇级农资配送中心,在合作社或相关村(居)设立农资直供点,采取以企业为主体、政府监管、市场化运作的模式,健全了区(市)、镇、村(社)三级农业化学投入品配送体系,形成农业化学投入品“供、销、用”全程链式管理机制。
枣庄市还加大政策扶持力度,2013年,对通过省级出口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的,给予20万元的奖励;对出口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内的公共服务平台项目,获得国家级或省级财政扶持资金的,给予其获得资金总量20%的配套扶持资金。在培育品牌方面,加大示范区及其企业国际市场推介。组织滕州、山亭、峄城三个省级出口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和相关企业参加山东省出口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上海)等推介会暨农产品对口洽谈会、对接活动。组织示范区内企业参加广交会、中国国际食品和饮料展览会、法国国际食品展等境内外知名展会,引导企业利用电子商务平台拓展业务等方式有重点、有针对性地开拓国际市场。
(张冲)
新闻推荐
本报讯 9月5日上午,全省企业“厚道鲁商”倡树行动电视电话会议暨《“褒扬诚信 惩戒失信”合作备忘录》签署仪式举行。市委常委、宣传部长张宝民及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在枣庄分会场收听收看会...
枣庄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枣庄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