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张孝平
为进一步促进就业创业,推动城市转型,日前,枣庄市出台了两个文件:一个是《枣庄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做好新形势下就业创业工作的意见》,一个是《枣庄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枣庄市推进就业优先战略工作方案的通知》。日前,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局长赵作亮接受了记者采访,就《意见》和《工作方案》的出台背景和主要内容等,做了简明扼要的阐释。
记者:就业是民生之本,创业是富民之源。近年来,枣庄市就业创业情况如何?
赵作亮:近年来,市委、市政府把就业创业作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优先目标,不断提高就业质量和服务水平。一是政府责任体系进一步强化。市政府连续7年将新增城镇就业、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大学生就业和创业带动就业列入百件惠民实事,连续12年对区(市)就业目标任务完成情况进行年度考核,齐抓共管、合力推进的工作格局基本形成。二是全力推动政策落地,持续释放政策红利。2012年以来,枣庄市小额担保贷款连续三年翻番,累计发放贷款6.62亿元,扶持10342人成功创业,带动就业43024人。三是就业创业服务实现新的提高。建成半小时公共就业服务圈,搭建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微信平台,启动了数字就业社区建设,五区一市全部通过省基层公共(就业)服务平台规范化建设考核。截至10月底,全市城镇新增就业4.26万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5.67万人,提前完成全年就业工作任务。
记者:《意见》和《实施方案》出台的背景是怎样的?
赵作亮:做好就业创业工作,事关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事关社会和谐稳定大局。当前,经济增长速度变化、结构优化将对就业产生重要影响,就业形势更加复杂严峻。在这种情况下,为深入做好就业创业工作,根据市政府要求,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会同35个相关部门反复会商,在梳理现行政策、深入调查研究和广泛征求意见建议的基础上,代市政府起草了这两个文件,经市政府71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10月22日和10月26日,市政府分别印发了两个文件。
记者:《意见》主要内容和创新点有哪些?
赵作亮:经总结归纳,《意见》主要有5个方面19项突破创新。
一、深入实施就业优先战略方面,有3项突破。一是坚持稳定和扩大就业,对稳定和扩大就业的转型升级项目、创业创新项目优先给予支持。二是将失业保险基金支持企业稳岗政策实施范围扩大到所有符合条件的企业。三是建立失业动态监测、预测预警和预防调控“三位一体”工作机制和经费保障机制,研究制定应对失业风险的应急预案。
二、推动大众创业方面,有7项突破:一是加强新型创业创新平台建设,加快发展众创空间。二是拓宽创业投融资渠道,支持创业企业在创业板、中小板上市融资或在新三板、区域股权交易市场挂牌融资,鼓励相互参股。三是调整完善创业担保贷款,允许创业园区、孵化基地等为所辖企业、商铺提供一定额度的反担保。四是加大降免费力度,对个体工商户、小微企业,自首次注册登记之日起3年内免收行政事业性收费。五是完善创业补贴政策。六是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可与小微企业同等享受扶持政策。七是发挥创业示范引领作用,市级每年重点扶持10家左右大学生新创企业。
(下转第二版)
(上接第一版)三、促进重点群体就业方面,有3项突破:一是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就业,二是鼓励高校毕业生参加就业见习,三是加强对困难人员就业援助。
四、加强职业技能培训方面,有3项突破:一是搭建资源整合的培训平台,逐步实现同一地区、同一专业培训质量标准和补贴标准统一。二是完善职业培训补贴政策,对符合补贴范围人员参加中、高级职业技能培训并取得相关证书的,逐步完善全额补贴机制。三是创新培训模式,加快枣庄创业大学建设,建立培训、实训、孵化、服务相结合的一体化创业培训机制。
五、创新公共就业创业服务方面,有3项突破:一是建立就业创业政策均享制度,二是建设集充分就业型、创业创新型、智慧就业型、标准服务型为一体的“四型”就业社区,三是健全公共就业创业服务经费保障机制,将职业介绍补贴和扶持公共就业服务补助合并调整为就业创业服务补贴。
记者:请您简单介绍一下《工作方案》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赵作亮:《工作方案》明确了就业优先战略行动的总体要求和目标,确定了七项重点任务。
一、创新就业体制。完善市场就业机制,扶持人力资源服务业发展。推进就业工作公平、公开、规范化,建立政府购买服务、第三方评价、责任清单和信息公开“四项制度”。营造宽松的就业准入环境,保障劳动者平等享受政策扶持和公共服务。
二、优化就业结构。统筹建立“大培训”机制,实施农民职业化培养工程,加强职业培训。实施服务业中高端岗位增长计划,引导更多劳动者在服务业就业创业。
三、引导企业吸纳就业。建设企业用工监测服务平台,对企业用工情况进行动态监测和精准分析。实施重点企业人力资源支撑计划,围绕“重点企业、重点项目”,搞好人力资源服务。实施“互联网+”就业增长计划,创造更多就业岗位。实施企业稳岗计划,避免发生集中失业风险。
四、统筹城乡就业。统筹推进“农民工3项行动计划”与“新型城镇化6项行动实施方案”,落实好各项措施,启动“小城镇乐业工程”,鼓励二、三产业项目、企业向小城镇转移,实现公共就业创业服务全覆盖。
另外三项重点任务分别是优化创业创新环境、建立以就业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新机制、构建一体化就业信息服务格局。
新闻推荐
本报讯近期,滕州市交通运输局运输管理所严格贯彻落实《机动车驾驶员培训机构资格条件》和《机动车驾驶员培训教练场技术要求》两项新国标的要求,细化管理措施,加大工作力度,对枣庄市的5所...
枣庄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枣庄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