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城讯 在深化农村产权制度改革过程中,薛城区科学试点农村集体资产股份制改革,以“确权赋权活权”为主线,先后出台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等一系列管理制度和办法,注册成立了农村产权交易平台,确保了农民拥有的生产要素、财产权利自由有序流动。目前,该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到864家、农村土地流转面积11.15万亩、农村资金互助试点达6个,参与改革的34万农民分享到了越来越多的红利。 2017年初,薛城区开展了“百名县级干部和部门负责人包村、千名机关人员联户、万名党员联系群众”活动,通过走访调研发现,随着国家农村改革试验区建设的深入,农村集体资产产权归属不清晰、权责不明确、保护不严格等问题日益凸显。如当时的巨山街道,辖14个行政村、12个城市社区,常住人口约15万人。14个村在服务城市经济发展中积累了大量资产,集体资产平均达到3800万元。如何有效管好、盘活这些资产,壮大集体积累,为永续保障失地农民利益,薛城区决定“深度试水”,推行资产资本化,全部折股到人,将原来“人人抽象所有、个人实际没有”的村集体资产变为了“集体真正所有,成员按份拥有”。截至目前,该区改革试点村达到50个、占全区涉农村居的25%,其中15个村已全面完成股份制改革,量化资产总额1.51亿元,量化总股数20170股,实现了资产变资本、村民变股东。 现年50岁的村民王运武虽说通过城中村改造分得了城市住房,但没有固定收入,再加上老伴常年有病,一家4口人日子过得紧紧巴巴。他所在的东托三村通过农村集体资产股份制改革,当年他家每人分红2000元,王运武一举甩掉了“穷帽子”。 据东托三村党支部书记刘旭东介绍,该村共445户、1625人。在区、镇两级指导监督下,2017年初,通过清产核资,共核定村集体资产1.18亿元,股权1579股,兜清了家底。在村民成员资格界定上,“依法确定常规成员、民主表决争议成员”,最终确定12种类型群众享受分红政策。党支部召开了全体党员和村民代表会议,民主决策商议,以户为单位,每人一股,按股分红。民主选出150名党员、群众代表成立合作社,专门负责集体资产运营,做到民资民享,民财民用。通过股改,东托三村集体资产年收益约300万元,收益的20%用于办公、公益事业,20%作为发展基金,剩余60%用于股民分红,为农村集体资产保值增值提供了强有力保障。 据了解,在刚刚过去的2017中国·枣庄首届百合文化艺术节期间,蟠龙河畔国家级湿地公园游人如织。紧临景区的陶庄镇史湖等5个村的53家贫困户123人,凭借游乐园项目、依托股份经济合作社,也获得了一次人均209元的按期分红。 通过农村集体资产股份制改革,切实明晰了产权,农民持股享有集体资产、参与经济管理并分享收益,农村“死资源”变成了“活资产”, 真正实现了集体资产看得见、摸得着、能分享,有效解决了长期存在的因土地征占、资产处置、收益分配等问题引发的社会矛盾,维护了农村社会稳定。 “对于全区剩余的其他150个涉农村居,我们将充分尊重群众意愿,坚持一村一策,稳步推进,绝不搞‘齐步走\’和‘一刀切\’,力争用3年左右时间基本完成集体产权股份制改革,完美交出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的‘薛城答卷\’!”该区有关负责人说。(万照广 甄再斌)
新闻推荐
本报讯2017年12月29日下午,市委副书记、市长李峰到财税、金融部门走访慰问。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石爱作,副市长周宗安,市政府党组成员、枣庄高新区党委书记李建勋参加活动。李峰先后到市国税地税联...
枣庄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枣庄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