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盖鸣霆 见习记者 范玉洁
25日上午,任城区唐口街道廉屯村乡村医生孟凡珍的小院里洋溢着一股暖流——来自枣庄的“爱心爸爸”、收养了19名残障孩子的好心人孙琦,带着孩子们亲手制作的手工画来到济宁,感谢孟凡珍的热心捐助。“收到您的捐款后,孩子们高兴极了。我的女儿更是把自己花了两个多月制作的一幅孔雀牡丹拿出来,一定要送给孟伯伯,以表示感谢。”孙琦说。
提起乡村医生孟凡珍,不少人都不陌生。这位曾先后荣获全国劳动模范、全国首届乡村医生、中国好人等数十项荣誉的基层医生,30年来扎根农村卫生工作一线,走遍了几十个村,结交了几百个“穷亲戚”,减免困难群众的医疗费60余万元。他体贴、关心每一位前来就诊的患者,对许多年老体弱的患者都是上门应诊,无论白天黑夜风雨无阻。他骑坏了10多辆自行车,方圆数十个村家家户户都留下过他的足迹。
“前不久,我又获得一项咱们省‘十大凡人善举\’的殊荣。评选过程中,当我读到19名残障孩子的爱心爸爸孙琦的事迹后肃然起敬。我是一名医生,深知照顾一名残障孩子的辛苦,可是孙琦却多年来免费教育19名残障孩子。所以,在获奖之后我当即决定把奖金捐给孙琦。虽然钱不多,帮不上大忙,但多少能让他减轻生活的压力,也改善改善孩子们的学习条件。”孟凡珍说。
“我自己的女儿就患有智力障碍,因此我知道有这样的一个孩子给整个家庭带来的压力有多大。后来我办起了枣庄市智培残障人士关爱中心,免费收养了19名残障孩子,其中最大的17岁,最小的只有4岁。”“爱心爸爸”孙琦告诉记者,这些孩子按照智力障碍程度的不同分成了两个班,对小班的孩子开展康复训练,教给他们学习基本的生活技能和文化知识;大班的孩子接受沙画、泥塑等手工课,锻炼他们的思维能力。“今天带来的这幅画就是大班孩子们的手工课程,别看画不大,也很简单,可是对于这些智障孩子们来说,最快完成也得两个月,慢的则要四个多月。”孙琦说,这些年为了公益事业他花光了所有积蓄,还辞去了工作,但他从不后悔。因为他的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让这些残障孩子在悉心的培养下,能够逐步走向社会,并且有尊严的活着。
“孙琦多年来从事公益事业,我行医30余年也一直从事公益事业,是公益让我们从陌生人变成好朋友。济宁是孔孟之乡,今后我也一定会继续关注这些残障孩子,为他们捐款捐物,改善孩子们的学习生活环境。当然,我更希望全社会都能献出爱心,积极投身公益事业,让需要帮助的人得到帮助,让这个社会变得更加温暖。” 孟凡珍说。
孙琦将女儿的画作为礼物送给孟凡珍(左)
孟凡珍为孙琦介绍自己工作了30余年的诊所
新闻推荐
1月16日,薛城区人民医院120急救车载着急救患者被堵在距离医院约200米距离的路上,2分钟的路程,近10分钟才到达医院。急救车鸣笛声盘旋,路上其他车辆拒不让行,急救车辆在原地无法开动。此视频一时...
枣庄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枣庄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