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晚报枣庄1月24日讯(记者韩微)农村婚丧嫁娶一般都订酒店、找戏班,如果遇上刮风下雨还得搭台建棚,不仅主家劳神费力花钱多,还比较容易引起邻里矛盾。近日,市中区税郭镇南安城村为方便村民“办场”建起了大礼堂,从此村民“办场”省钱又省心。
在税郭镇南安城村建起的“大礼堂”占地900平方米,全都是用钢铁框架搭建的。场地宽阔,仅棚高就有四米之多,可以满足一般家庭的婚丧嫁娶使用。还能一改以往的“路边摊”情况,凡是村里人都可以免费使用。采访中,记者看到,活动广场内各种配套设施一应俱全,广场周围还配有健身器材锻炼场、公厕等相关建筑设施;村民可免费使用办理自家的红白事的大礼堂,还设置了厨房区,方便市民配套使用。
礼堂大棚刚搭建,目前暂时还没有村民来使用,下一步的推广还需要红白理事会进行多方位引导。对于村里新建的用于婚丧嫁娶的“大礼堂”,村民李先生表示,“以后不用到处跑着订酒店、找戏班了,下雨下雪不用搭台建棚了,以后家里有个红白事,需要“办场”真的可以省心又省钱了。”
记者了解到,市中区税郭镇南安城村,有两三千的人口,是一个行政村。市中区委宣传部副部长种亚昆介绍,农村“办场”场地是大头,不仅劳神费力花钱多而且比较容易引起邻里矛盾。最终决定以开销较大的办事场地为突破口,让百姓不跑腿、不花钱用上干净、整洁的礼堂。
税郭镇党委委员、宣传委员吴保印告诉记者,由于乡村条件的限制,有些时候婚丧嫁娶的式都是直接在村里路边搭棚宴客,夏天热,冬天冷,还经常造成交通拥堵。同时,还存在为了“好看”的面子问题,给一些本身家境不好的村民,带来经济负担。为此,该村的移风易俗文化活动广场的启用,及活动广场内这个900平方的大礼堂的建成,不仅是解决了村民“办场”的场地问题,也在一定程度上方便红白理事会对移风易俗活动的管理。吴保印说,南安城村在村里建“大礼堂”的做法,将在其他村子推广,让更多村民享受到新风俗的红利。
新闻推荐
板斧在古代曾经作为兵器使用,近期却有不法之徒利用板斧作为行窃砍砸商铺防盗玻璃门的工具,还成了袭警拒捕的“利器”。日前,枣庄市公安局山亭分局山城派出所破获一起盗窃案件,山城派出所值班民警...
枣庄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枣庄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