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孔令合
“四城同创”让薛城发生了喜人变化:随地乱扔垃圾的少了、自觉遵守交通法规的多了、随处听到的文明语言多了、节约安全风气更浓厚了……城市精彩“蝶变”的诀窍在哪里?带着这一疑问,近日,本报记者专访了薛城区委书记姜山。
问:请谈谈对“四城同创”的认识?
答:在市“四城同创”的基础上,我们以争创全国文明城市为引领,统筹推进国家卫生城市、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国家节水型城市、省级食品安全城市“五城同创”。薛城前几年在城市开发改造上下的力气比较大,城市面积成倍扩张,城市面貌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城市管理水平滞后,“脏、乱、差”问题依然突出,与薛城的发展水平不相称。开展“五城同创”,有利于提升我区城市管理水平,有利于提升市民文明素质和城市文明程度,有利于打造宜居宜业环境,助推新旧动能转换。
问:请介绍一下薛城区创城工作开展情况?
答:市“四城同创”动员大会召开后,我们迅速传达贯彻会议精神,动员全区各级各部门,提振精神、迅速行动,突出重点、强化措施,做到“五个到位”。
宣传发动到位。4月9日,专门召开高规格、大规模的城市精细化管理暨“五城同创”动员大会,利用电视、报纸、“两微一端”进行常态化宣传,在公园、广场、社区醒目位置树立公益广告,开展“小手拉大手、共做文明薛城人”活动等,使创城工作家喻户晓、人人皆知。
管理整治到位。制定出台《关于建立健全城市管理工作长效机制实施精细化管理的意见》,全面加强城市精细化管理。围绕整治城区脏、乱、差,开展“八小”行业、马路市场、“空中蜘蛛网”、店外店、非法营运三轮车等10余项专项整治。目前已整治老旧小区97个,清理店外店、“八小”行业900余家,野广告2万余条。
建设投入到位。重点实施总投资90.79亿元的21项城乡基础设施项目和投资45.2亿元的13项民生工程。同时,投入1.3亿元,对新老城区的13条城市景观道路和背街小巷进行改造提升,增建城市林荫停车场。
文明提升到位。以提升市民文明素质为目标,在全区实施市驻地意识、公共道德培育等工程,开展文明出行、“我参与、我奉献、我快乐”文明劝导等4项主题实践活动,引导市民以市驻地文明标准规范自己的言行。
督导考核到位。建立区级领导帮包、各指挥部办公室业务督导、区直部门专线督导、区督考局全面督查的综合督查机制。完善区域网格包保责任制,将城区划分为23个网格,由县级领导帮包,对网格工作情况每半月一排名一通报。
问:为确保创建成功,薛城区还采取了哪些措施?
答:围绕保障“五城同创”工作开展,我们重点搭建“四个载体”。
移风易俗工作载体。把移风易俗工作列入对镇街季度动态考核内容,在全区246个村居成立红白理事会,制定村规民约,推动移风易俗工作开展,提升城市文明程度。 (下转A2版)
(上接A1版)“百千万”活动载体。在全区党员干部中广泛开展联系服务群众“百千万”活动,组织百名领导干部、千名机关干部、万名普通党员联村包企入户,累计搜集、梳理群众反映问题和意见11200余条,为基层群众解决各类难题49185件次,把创建理念和文明素质提升要求传达到每一个单位和个人。
社区建设管理载体。坚持以提升社区管理水平助推创建工作开展,将全区社区由原来的23个调整为53个,每个社区组建业主委员会,推选1-3名居民担任社区助理员;推行网格化管理,每一个社区、每一户居民都有机关干部联系服务。
餐饮单位星级评定载体。开展星级放心餐饮服务示范单位评选活动,目前已对首批获评五星级的10家餐饮单位进行了授牌,有效助推了“五城同创”工作开展。
新闻推荐
拿着网购的“驾照”上高速 枣庄一男子被拘15天罚款2000元
齐鲁晚报枣庄5月8日讯(记者秦政)5月4日,枣庄高速交警支队鲁苏中队民警联合治安在检查站检查到一辆持假证驾驶的苏牌白色小轿车。民警遂对其例行检查,要求驾驶员按规定出示驾驶证、行驶证...
枣庄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枣庄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