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枣庄 今日滕州
地方网 > 山东 > 枣庄市 > 今日枣庄 > 正文

一家四代演绎煤海红色故事 王建 付芝子

来源:济宁日报 2019-09-06 09:15   https://www.yybnet.net/

9月的清晨,风儿吹散了炎热,驱赶走了潮闷。蔚蓝的天空,飘浮着洁白的云朵,秋色也越来越浓。70岁的兖矿集团东滩矿退休党员刘长芝和老伴,到站点等公交车。

年龄大了,老伴身体不好。每隔几天,刘长芝都会陪着她去济宁复查、治疗。

明天是周末,女儿照例会带着孩子来矿上看他们。孩子说要给远在贵州的舅舅视频,所以他们要早去早回。

这是一个光荣的红色之家,从刘长芝爷爷刘继章起,一家四代都是煤矿工。发生在这一家人身上的红色故事,跨越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改革开放,还有今天的新时代。从手工小煤窑到现代化矿井,一家四代人用生命和奋斗,见证了中国煤炭行业的发展变迁。

爷爷因为井下冒顶,再也没有走出井口

都说世上三般苦:打铁,挖煤,撑船渡。早在上世纪初,山东枣庄就有人掘井采煤,慢慢发展了一些小煤井。爷爷刘继章为了养家糊口,跟村里人一起去挖煤,小煤井虽然危险,但能填饱肚子。

那时挖煤全凭一双手,井下环境不是一般的恶劣,通风设备相当简陋,当地人叫这“黑洞口”,好像随时都能“吃”了挖煤人。

爷爷下井就是穿着一个裤衩,背着一个大荆条筐爬进煤洞里面。他们用镐一点一点掏煤,然后用手把煤捧进筐子,装满一筐后,就在肩上系根布袋条,像纤夫拉纤一样,拖着筐子在不足一米高的斜巷,一步一步往外爬。把煤一筐一筐拉到井口,出了井口个个都成了“黑猴子”,“胳膊、腿、手天天磨得掉皮流血结痂,没有一点好地方。”

1938年3月18日,日军侵占枣庄后,第二天就在一个叫做中兴公司的大楼上挂起了太阳旗,然后把中兴煤矿变成了一座兵站基地,东至临沂,北到滕县,统归枣庄日军管辖。为强化统治机器,又建立宪兵队和警察局。

爷爷这一群挖煤人,被日本人拿枪逼迫着,从事毫无节制、惨无人道的劳役,很多矿工死于日本侵略者“以人换煤”的血腥政策。爷爷总对身边的工友说:“这些鬼子撑不长,迟早会完蛋的!”

爷爷和工友们从敌人的火车上夺取了一些战略物资,还为即将成立的游击队提供情报,钳制敌人的运兵线和战略物资运输线。

但可怜的爷爷因为一次井下冒顶,再也没有走出那个井口。

这辈子最大的遗憾,党交给的工作没干够啊

那一年,奶奶带着5个孩子,天像塌了一样。为了活命为了吃饭,12岁的父亲刘恒检接过了爷爷的“镐和筐”,下井挖煤去了,这一挖就是一辈子。

1945年到1948年10月,国民党接管枣庄一带的煤井。父亲在陶庄矿下井,现场条件非常差,看着煤就跟着往前挖,能挖个洞就钻进去干,安全帽都没有。

1948年11月,陶庄解放。为支援解放战争和国家经济建设,恢复煤炭生产成为当务之急。于是,在峄县人民政府的主持下,成立了小窑煤矿管理委员会,当年11月8日开始组织恢复生产。

老百姓终于不再受压迫了,父亲在井下也比原来安全了,挣的钱多了,家里生活慢慢好起来。

经历过新旧两重天的奶奶,经常说的一句话就是,“共产党的恩情不能忘,要实打实、本本分分做人”。这也成为父亲恪守一生的信条。

1952年,父亲成为一名共产党员,加上能干有经验,被推选为副矿长。有一次,井下突发冒顶事故,十几个人堵在里面找不到,大家伤心欲绝,开始不抱希望时,父亲千方百计找到了原来的老洞,钻进去把人都救了出来。

从12岁下井,到1986年转为调研员,父亲在煤矿干了48年,一次次面对煤尘、瓦斯和涌水的威胁时,他没有退却。然而,正准备安享晚年的他,却不幸因病去世。

1987年3月,父亲临终前让家人低调处理后事,不要通知任何人。他说:“这辈子最大的遗憾就是,党交给的工作没干够啊!”

自动化、信息化技术已在煤矿遍地开花

刘长芝从小在矿区长大,对煤矿有着一种割舍不断的感情。

1973年,退伍转业的刘长芝,毫不犹豫地选择煤矿工作。那时,煤矿已经开始炮采,运输也开始使用皮带机和煤车,采煤和通风技术水平空前提高,井下有灯光、有铁轨、有矿车,越来越多的机械设备,让采煤工人的安全有了保障。

1988年,刘长芝携家带口来到兖矿集团的前身——兖州矿务局,在即将建成投产的东滩矿打支援,成为几千名建设大军中的一员。

1993年11月13日,我国“八五”期间重点项目、华东地区最大的选煤厂——兖州矿务局东滩矿选煤厂建成,刘长芝受命从事洗选系统调度工作。

选煤厂正式生产两年后,刘长芝发现,由于设备及筹建中的各种因素,生产长期处于不理想状态。喜欢钻研的刘长芝主动请缨,参与生产工艺改造工作。经过两个月摸索实践,终于提高了带煤开机率,克服了困扰洗选质量跑、冒、滴、漏现象,精煤回收率提高了3%以上,每小时回收二十多吨标准煤,经济效益可观。

三十年弹指一挥间,井上井下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自动化、信息化的技术已经在煤矿遍地开花。现在煤矿的装备更先进了,制度更健全了,职工的安全意识也更强了,井下的安全也得到了可靠的保障。

如今,退休在家的刘长芝没有闲下来,他担任了社区党支部书记,为退休党员生活、学习服务。“现在矿区环境更好了,职工素质更高了,我们退休老人的生活也更丰富了,真是赶上了好时代呀!”

煤矿是我们家的根,最好的回报就是把活干好

刘长芝的儿子刘琨,是标准的矿四代。老一代人干一辈子煤矿,爱一辈子煤矿的精神,他从小耳濡目染。学习财会专业的刘琨,一毕业就被刘长芝召回矿井,即使不下井,也要用所学所能回报煤矿。

2014年10月,东滩矿启动对口支援贵州五轮山。作为第一批援建人员的刘琨,受命担任财务科科长。刚接管财务工作的时候,他的第一印象就是乱,最简单的财务凭证一年多都没装订,历史遗留问题就更不用说。他从最基础的工作做起,首先规范财务制度,工作一点点理顺,夜里加班干到一两点是常事。五轮山煤业是独立法人,麻雀虽小,五脏俱全,销售、采购、筹资、贷款、要账一样都不能少,工作量大得难以想象。但刘琨不服输,愣是用了半年时间,把五轮山建设成为对外援建的财务管理样板矿井。

“不违反国家法律,不违反社会公德”,这是刘长芝给予刘琨的教诲,也是刘琨一直铭记在心的原则。“我们家几代人都扎根在矿上,煤矿就是我们家的根,最好的回报就是努力把活干好!”

四代煤海经历,一门红色情怀。“好家风滋养好作风,好作风带出好家风,这样才能让‘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的矿工精神随血脉传承。”东滩矿党委书记王若林说。

①刘长芝在选煤厂

②儿时刘长芝与父母合照

③刘长芝一家四口

④刘长芝全家福

新闻推荐

“爱心超市” 助脱贫

8月29日,山亭区水泉镇板上村贫困户在“爱心超市”使用积分兑换商品。近期,山亭区在水泉镇板上村、青莲村、棠棣峪村创新试...

枣庄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枣庄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评论:(一家四代演绎煤海红色故事 王建 付芝子)
频道推荐
  • 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数字赋能,拓展“商量”广度深度效度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按下快进键 抢抓黄金期
  • 潍坊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京师幼儿园桌上推演,筑牢疫情防控线
  • “线上+线下”人社服务再升级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