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刘明 通讯员 徐琦 孙德栋
●建立行之有效的护学长效机制,消除道路安全隐患
●“禁车”“限行”不手软,整顿规范低速电动车交通行为
●实现公交线路对中小学校全覆盖,规划校园定制公交专线61条,
拿出真金白银配备专用校车
3月14日上午11时40分,记者来到滕州市龙泉小学,看到学生们排着整齐的队伍,在老师和护校志愿者的引导下,经过新安装的学生安全通道离校。家长们在安全通道护栏的尽头,有序地接走孩子。
参与护校的志愿者、二年级五班学生甄子豪的妈妈侯晨告诉记者:“以前每到放学的时候,校门口的电动三轮车、四轮车你拥我挤,乱成一锅粥,这给学生进出带来了极大的安全隐患。从去年下半年开始,市里整治‘红三轮’,还在校门口安装了学生安全通道护栏,现在学生进出校门非常安全。看到政府为孩子们做了这么多工作,在感动的同时,我们也很乐意用空闲时间,主动参与到校园出行安全上。”
“市里整治低速三轮车,保障学生出行安全,这一举措做到了我们家长心坎里。”接孩子回家的王晓女士说。
去年以来,滕州市委、市政府从保障中小学生安全出行的细节入手,建立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护学长效机制,通过‘禁、管、疏、导、防’系列措施,消除了道路安全隐患,为学生创造了良好的出行环境,筑牢了校园安全防线,赢得了学生家长和当地群众的一片赞誉。
据滕州市分管交通安全的负责人介绍,这几年,滕州市低速电动三、四轮车呈现野蛮爆炸式增长,不仅造成道路交通拥堵,而且带来重大交通隐患。交警部门多次调研后,发现路面上行驶的电动三、四轮车一半多是用来接送学生的,而驾驶者多为交通安全意识淡薄的老年人,学生出行安全难以保障。对此,很多家长呼吁,治理整顿低速电动车。
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征得群众的支持,滕州市决定在全市集中治理整顿低速电动车,确保学生出行安全。整顿初期,一些反对、畏难的声音不绝于耳。但滕州市党政领导认为,群众利益无小事,跟学生生命安全比起来,再硬的骨头也要啃下来,决不能放任低速电动车“野蛮”下去了。
从去年底开始,滕州市政法委副书记卢光智具体负责指挥协调整治低速电动车行动。“最大的困难就是法律政策滞后!”卢光智坦言,当时翻遍法律文件,找不到任何有关低速电动车的条款,直到2018年11月,公安部等国家6部委出台了清理整顿低速电动车的文件,才使执法就有了依据和底气。
滕州市首先对5家因未列入国家工信部《道路机动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公告》目录的生产企业给与取缔,然后对辖区内的销售网点逐一过筛子,共转行停业272家,对1340辆不符合规定的车辆返厂退市。同时,对城区学校周边17条主要干道限时、禁行。公安、城管等部门联合执法,严格查处闯禁行区、闯红灯、逆行等各类道路违法行为。截至目前,已查扣、处置违法、违规上路低速电动车8000余辆。对符合国家标准的电动车依法依规发放号牌1000余副,纳入机动车管理体系。
电动三、四轮车不能接送孩子了,那学生上学、放学怎么办?
治理电动三、四轮车不仅不能影响学生出行,而且政府要舍得投入,让他们出行更安全、更便捷。(下转第二版)
(上接第一版)在“禁车”“限行”的同时,滕州市还在“梳”字上做文章。该市先后开通了连接各校的36路、39路车,调整优化了9路等公交线路,实现公交线路对该市中小学校全覆盖;开通定制公交,在原有公共交通体系的基础上,规划校园定制公交专线61条,其中9条定制公交线路已投入运营;该市还拿出真金白银配备专用校车,在目前运行14辆校车的基础上,今年又投资1000万元新购置了30辆新能源校车。
滕州市还在“防”字上下功夫,筑牢校园安全防线。在北辛中学校门口,记者看到该校年初试点安装的电子自动升降防冲撞设施已经正式启用。谈起这套设备,滕州市教体局安全办主任杜厚刚感慨颇多,“大年二十九,市政府主要领导接到教体局提交的校园安防经费申请后,立即批复拨款,正月十五这套防冲撞安防设备就已经安装到位。现在,滕州市17所中小学校门口还建立了人车分流、相互分离的学生安全通道……”
政府护校行动跟上了,学生家长们也不甘示弱。如今,滕州市各中小学校都有了学生家长护校志愿者,每到上学或放学时间,护校志愿者、交警、派出所民警和护学岗人员一起主动疏导校门口交通,做好车辆、行人引导,避免学校周边车流、人流混杂,形成交通隐患。学生家长感慨:现在大街上几乎见不到电动“红三轮”,学校门口也安装了安全护栏,我们再也不提心吊胆了。
新闻推荐
龙泉讯(通讯员宋文芝)日前,龙泉街道组织住街道人大代表和机关干部在龙山开展义务植树活动,以此发挥人大代表的带头示范作...
滕州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滕州市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