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特约记者廖晗)“双十一”到了,各大电商平台和线下商场纷纷加大各种促销力度,消费者在享受价格优惠的同时,虚假宣传、不正当竞争、虚构“原价”等问题引发的消费纠纷也在增多。日前,市消费者协会发布“双十一”消费警示,提醒消费者谨防促销陷阱,网购下单前应咨询了解商品的优惠条件,保留相关促销信息及购物凭证,以便发生消费纠纷时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消费者要选择经营规模较大、信誉度较高的购物网站,谨慎对待未经认证或非正常弹出的网站链接,避免误入“钓鱼网站”。同时要理性对待促销及广告,避免冲动消费。建议消费者不要盲目购买不必要的商品,更不要被“优惠”“折扣”“便宜”“返现”等冲昏头脑,警惕价格陷阱,避免权益受侵害。
“双十一”网络购物节订单量大,市民在网购时应该提前和商家沟通,了解清楚优惠活动的条件、要求,并保留相关对话截图。同时,很多商家会设置网络购物节的退换货时间,消费者收到货后,应该立刻检查货物是否完好,一旦发现问题及时联系网店客服人员进行退换货,以免错过“七天无理由退货”期限。
另外,谨防网络诈骗,警惕冒用快递、客服人员,通过其掌握购物信息进行诈骗,或谎称转让抢购商品、发送中奖短信等方式的诈骗行为。消费者要从个人实际需求出发,避免盲目从众,做到消费支出与自己的收入相适应;合理分配购物时间,提高购物效率,做到科学消费。
消费者要做好配送延迟心理准备,不购买生活急需品。“双十一”前后商品交易量激增,快递服务难免出现延迟,购物后要有延迟收货的心理准备。期间,尽量不要购买急需品、生鲜制品等。
新闻推荐
11月4日,环卫工人在户外劳动者驿站休息饮水。近期,荆河街道总工会联合工商银行滕州支行建立户外劳动者驿站,为环卫工人...
滕州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滕州市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