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3日12时41分,长征五号遥四火箭在文昌航天发射场点火升空,约40分钟后,将“天问一号”送入预定轨道,开启我国首次独立火星探测任务。早报记者连线文昌航天发射场了解到,山东人成为本次发射主力军,从重要岗位到普通操作手,从英雄男儿到巾帼豪杰,到处都有山东人的身影。采访这一群山东老乡,他们都表现出了对航天事业深深的眷恋,希望能够在文昌发射场干一辈子,在未来亲自送中国人登上月球、登上火星,也希望带着家人来看一次火箭发射,希望家乡人民能够越来越富裕。
孙畅
手指一动“黄金万两”
别看出生于山东滕州的孙畅身材娇小,却有大“能量”。孙畅是名副其实的“学霸”,以优异成绩考入上海交通大学应用物理专业。毕业后因为从小的航天梦想,主动选择到新建的文昌航天发射场工作。她凭借刻苦努力迅速站稳脚跟,担起连接器系统工作站岗位,这个岗位是文昌发射场10多个重要岗位之一。
如果将火箭比做一辆车,那么连接器就像加油站的油枪,将燃料注入火箭内部。给火箭“加油”,每个环节要求都很高,“油枪”必须完全和加油口贴合,不能有一丝灰尘,不能有气体进入。孙畅通过点击指挥大厅的一个个按钮,操作连接器上的管路阀门,稍有不慎点错了供气顺序,可能就会造成损伤。可以说,手指一动,黄金万两。
孙畅充分发挥女孩子心细的特点,她参加了文昌航天发射场所有任务,每次都要进行上千次操作,她从没点错过一个按钮。
在大型火箭长征五号首次飞行任务时,发射日一个巨大的难题突然出现在这个滕州女孩面前。当时只剩不到5分钟的时间就要点火,指挥大厅里忙碌而紧张。突然,连接器脱落异常指示灯亮起。连接器无法脱落,火箭就不能点火!怎么办?万分紧急的关头,所有人都看向了连接器系统。孙畅迅速判断是连接器长时间结冰被冻住,果断启用应急预案,完成脱落操作。从判断到操作,她仅仅用了不到一分钟。
孙畅曾多次被问道:“作为一个女孩,为什么如此优秀? ”她总是表示自己需要努力的地方还很多,随后开起了玩笑说:“可能我们山东滕州有搞大型机械的传统,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出现了墨子和鲁班等人,我作为山东滕州人,自然要当好工匠传人! ”
刘亚广
“卫星保姆”嘘寒问暖
出生于山东菏泽的刘亚广,却没有山东人的粗线条。 2012年底,他只身前往建设中的文昌航天发射场,并参与了文昌发射场所有任务。从第一枚火箭进入文昌发射场开始,他就担任空调岗位,负责航天器的冷暖,承担起“卫星保姆”角色。
他照料过的卫星有 “天舟一号”“空间站核心舱试验船”,本次任务“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也交到了他的手上。
航天器厂房内的工装产品和各式精密仪器对于温度、湿度及洁净度都有很高要求,测试环境需要长期保持在恒定的范围。为保证各项参数稳定可靠,频繁的数据监测、设备巡检和状态确认必不可少。
“我们这份工作适合夜猫子,通宵值班保障时间久了,难免对生物钟有些影响,大家也都变成了‘熊猫眼’。 ”刘亚广笑着说道,刚30岁出头的刘亚广因为长期熬夜,脸上早早出现了皱纹。
刘亚广是航天器厂房空调系统最早一批元老。文昌发射场航天器厂房的空调设备多达百余台,无论规模还是技术难度,都比他学过的要大,这反倒激发了他骨子里不惧挑战的特质。设备安装完毕后,刘亚广钻研过的文件图纸摞起来足有半米多高,更关键的调试工作也自然落到了他肩上。
空调系统调试期间,转轮除湿机总是跳闸,他和厂家发现是由于海南湿度大,除湿机被二次设计增大了除湿功率,电源功率却没跟上,需要改造配电系统。早年在供电系统的工作经验起了作用,结合以往处理故障的经验,再加上他乐于钻研的精神,电加热接触器频繁跳闸等实际问题被他有效解决。
曹学仕
勇对“三高”不惧危险
老家在山东单县的曹学仕,是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火箭测试厂房综合气源库的岗位负责人,今年是他从事航天事业的第15个年头。本次火星探测任务中,他和他的团队要为厂房内的火箭和卫星提供清洁的测试用气。
利落的小平头、囧囧有神的眼睛,却被周围的同事戏称为“三高老曹”,倒不是因为他真的有“三高”,而是他所处的工作环境 “气体压力高”“噪音等级高”“危险系数高”。他和他的团队不仅要会供气,还必须掌握如何制气,依靠库区的3台压缩机,确保试验用气能源源不断地输送到厂房去。任务期间,每天光空气的用气量就数以千计,曾经创下了日最高耗气量近万立方米的纪录。
2012年,曹学仕响应单位号召,从西昌转战文昌,投身文昌航天发射场的建设中。面对海南岛闷热潮湿的环境,经验丰富的他主动提出对空压机干燥器进行管路改造,经过反复论证后进行了改造实施,大幅提高了空压机干燥器性能,增强了日常维护效能,为每年的维护保养节省了一大笔支出。
某次任务期间,面对几百个大气压的高压危险气体和120余分贝高噪音的环境,他带领岗位操作手连续奋战15个昼夜,为火箭地面设备保障空气、氮气数万立方米,确保了发射台调试工作的顺利进行,完成了火箭的进场前准备。
不知不觉曹学仕已经离开家乡15年,但他对工作兢兢业业的态度始终如一,他常说:“一定努力工作,不能给山东人丢脸! ”
记者 孙启孟 通讯员 李帆 游连勇朱晓辉 胡雷鸣 摄影报道
新闻推荐
生源地助学贷款8月1日起申办 申请贷款学生、共同借款人和工作人员要做好健康防护
本报讯(融媒体特约记者张鑫)为了进一步做好滕州市2020年国家开发银行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受理工作,近日,市学生资助管理中...
滕州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滕州市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