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路决定出路
【干部手记】思路决定出路
李作文
一次下乡期间,无意听到路边几位老年人的聊天内容:“你看看墩子村和湾子村这几年变化多大啊!人家那屋里屋外和城里人没啥两样,在村上溜达一天,皮鞋还亮亮的。他们每天晚上在村民广场跳舞,可热闹了。要是我们蓼泉镇的所有村子都能这样就好了……”回来后我心情很复杂,我既感到欣慰,又感到为民服务任重道远。
回想起2009年刚到临泽县蓼泉镇工作时,听到的尽是当地党员干部思想不解放、群众认识不到位、村容村貌差、基础设施落后这样的话,心里多少也有些不情愿。可是在乡镇工作30年了,作为一个农民的儿子,我衷心希望每一个村庄都能美起来,每一位父老乡亲都能富起来。于是我暗下决心,要干就干出个样来,用实际行动给蓼泉镇带来大变化。
思路决定出路, 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还记得第一次召开镇村社三级干部大会的时候,我说:“我没想着做一件什么大事能一下子改变蓼泉镇的现状,我们从小事做起,小事做多了,小事做好了也就成了大事了。”所以,我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抓全镇的环境卫生整治工作,经过一年的整治、督促、检查,全镇镇容村貌有了显著改变,得到了上级领导和人民群众的一致好评,树立了蓼泉新形象。与此同时,我们从转变思想观念入手,在党员干部中广泛开展“五百联心解民忧”“一联二培三带”等实践活动,引导党员充分发挥模范带头作用,深入群众排民困、解民忧,切实转变了工作作风,树立了良好形象。在各村开展“十佳道德模范”“五星文明户”评选和“美丽家庭”“和谐家庭”创建等活动,并经常性举办农民运动会、锅庄舞、广场舞、太平鼓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体育活动,通过潜移默化的影响,转变了群众思想观念,形成了道德、文明、健康、科学的村风民风。
思路决定出路,眼光有多远,发展之路就有多宽。考虑到蓼泉镇南靠沙窝、北依黑河、耕地资源有限、荒滩资源丰富的地理特征,我和班子成员通过大量走访调研、座谈交流、实地查看,对全镇经济发展现状、群众发展意愿进行综合梳理,最终确定了“蔬菜富民、项目强镇、养殖富户、流通活镇、科教富村、生态靓镇”的总体发展思路。因地制宜、因村施策,先后建成上庄、墩子、唐湾村乳肉兼用牛养殖小区3个,蓼泉奶牛养殖场和德胜肉牛养殖场2个,建设连片100座以上设施果蔬大拱棚示范点3个,拱棚累计达到763座,精心打造蓼泉“双万”生态农业循环经济示范园区,在设施农业和草畜产业发展上实现了重大突破,全镇农民人均纯收入由2009年的5086元增加至2012年的7955元。
思路决定出路,爱民之心有多切,群众认可度就有多高。面对群众生产生活设施落后的现状,我多次到县上水利、住建、交通等部门协调,积极争取项目,多方筹措资金,解决了全镇9个村4580余户、17000余人的吃水问题,完成了全镇7个村村务活动阵地建设,修建农民公寓楼12栋340户,硬化通村道路35.3公里,衬砌渠道20多公里,完成“三改一建”1000多户。全镇100%的村实现了通电、通路、通水、通数字电视、通宽带网络的“五通”目标。我还积极奔走,多方协调项目资金,高标准、高质量建成了湾子、墩子两个“四化”示范村。在每月的“民情大接访”活动中,群众的来信来访我都热情接待、认真解决;在走访过程中,对群众提出的问题,我也耐心给予解决,有效化解了各类矛盾纠纷,全镇呈现出经济发展、社会和谐的良好局面。
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全面深化改革的号角,也对基层干部提出了新的要求。我当以此为动力,再接再厉,奋发有为,为建设幸福美好新蓼泉贡献绵薄之力。
(作者系临泽县蓼泉镇党委书记)
新闻推荐
【理论】领导论坛:动真碰硬转作风凝心聚力谋发展陈晰当前,临泽县正处于转型跨越的关键时期、深化改革的攻坚阶段,必须把开展好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作为全面深化改革、加快转型发展的重大契机,深...
临泽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临泽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