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李存银李佳颖
从几百公斤到200多吨,从替客户组织货源到自己加工生产,从市场竞争到订单经营……临泽县平川镇四坝村平川思源果蔬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李存林自从事脱水蔬菜加工生产以来,依靠诚信让产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如今他已成当地小有名气的老板。
2010年,李存林在一家饲料公司上班时,认识了一位做脱水蔬菜生意的浙江客商,两人一见如故,浙江客商当时就让李存林帮忙组织一批脱水蔬菜发往浙江。于是李存林从酒泉组织脱水四季豆,给浙江客商发过去,每吨赚取2000多元的服务费,浙江客商觉得收到的脱水蔬菜品质不错价格也合适,就和李存林达成了长期合作关系。这之后两年多时间,两人从接订单、发货、打款,主要靠电话联系,再未谋面,凭着诚信做生意,从未出过问题。
在这过程中,李存林逐渐了解了脱水蔬菜从生产、加工到销售的整个环节。“本地就有种植四季豆的农户,别人收走加工成脱水蔬菜可以赚钱,自己本来就有订单,为什么不能加工生产?”说干就干,2012年,李存林在自家修建了土暖气,从市场收购四季豆开始实验生产脱水蔬菜。第一年,他做了10吨脱水四季豆,淘到了人生中的“第一桶金”。
2013年,李存林投资建设2吨的脱水蔬菜生产线,和农户签订2000亩种植合同,生产脱水蔬菜100余吨。2014年又增加了生产线,并注册成立专业合作社,加工生产也步入正轨。2014年,他通过电话和一名浙江客商
联系到订单,双方约定以每吨7400元的价格发货。他立刻组织货源,按时发货,对方也及时打来货款。然而,收到货款后,李存林却发现对方是按每吨4400元的价格打来的货款。随后他立刻与该老板联系确认,才发现是因为自己不会说普通话,对方听错了,损失2万多元,怎么办?“客户就是上帝,以后合作的机会还多,既然生意已做了,就认了吧!”就凭着说话算数、有信誉,李存林和这位客商达成了长期合作关系,现在已经成为他订单最多的客户。李存林深有感触地说:“现在合作社通过网上发布信息,客商看到商品信息电话联系,邮寄样品、核定身份、签订合同、发货收款……上百万的生意都是这样来做,有的客商合作了好几年了,但面都没有见过,这里面靠得全都是诚信。”
2015年,为扩大生产规模,解决生产资金不足的问题,李存林在临泽农商银行四坝分理处办理农户联保贷款300多万元,同时通过其他农户以他作为担保人贷款500多万元。贷款数额这么大,为他担保贷款的农户就没有顾虑,就这么放心?为他担保贷款的四坝村群众窦文兵说:“近几年,李老板合作社生产脱水蔬菜规模越来越大,再加上他一直按合同办事,从不拖欠我们的收购款,所以大家都很放心,愿意给他担保。”现在,李存林在临泽农商银行四坝分理处信用额度达到50万元,是该信用社信用额度较高的农户之一。
靠着诚信,李存林生意越做越红火,也带来了可观的效益。但他致富不忘乡亲,2014年至2015年,连续两年对签订合同的农户进行补助,除落实合同价格外,每交售一吨豆角再向农户补发100元。李存林说:“两年
累计向农户发放二次补助38万元,虽然不是一个小数目,但只有农户见到了效益,自己才能落实更多的订单,产业也才能有长远的发展”。2016年,李存林与农户签订洋葱种植订单1800亩,合同约定每吨洋葱收购价1000元。但洋葱进入收获期后,受市场影响价格低迷,当其他客商以每吨几百元价格收购时,李存林仍然按照合同价格向种植户兑付了收购款。年初与李存林签订20亩洋葱种植订单的平川镇五里墩村群众田仁说:“无论市场上收购价降到什么程度,李老板还是按1000元每吨给我们兑付了洋葱款。像他这样讲信用、按合同办事,我们明年还和他签订种植合同。”面对亏损,李存林坦然地说:“因为我和农户已经签订了合同,就得照章办事,如果今年违约了,明年谁还愿意与我合作,那以后的生产加工也就没有了保证,还谈何生意。”
“有多大的能力,就干多大的事。农产品加工受市场影响较大,万一发生亏损,你就兑现不了承诺,你的产业也就做不大,做不长远。”在李存林看来,实实在在干事,堂堂正正做人,讲诚信、有信誉才是合作共赢的前提和基础,是抗拒市场大风大浪的巨桨,只有诚信约束“硬”起来,农业订单才不会“软”,自己的企业才会越走越远。“今年签订蔬菜种植订单7000亩,农户的货款都已全部兑付完毕,预计明年订单面积在1万亩左右,合作社生产规模会不断扩大,也会带动更多群众发家致富。”李存林对合作社今后的发展充满信心。
新闻推荐
临泽讯临泽县鸭暖镇坚持“民管、民办、民受益”原则,扶持发展了一批能人创办型、村干部创办型、龙头企业带动型农民专业合作社,着力扩大生产规模,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该镇充分利用召开会议、发放...
临泽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临泽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