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掖新闻 山丹新闻 民乐新闻 临泽新闻 高台新闻 肃南新闻
地方网 > 甘肃 > 张掖市 > 张掖新闻 > 正文

马蹄寺纪行文/苏延清 图/许云鹏

来源:定西日报 2018-10-21 08:12   https://www.yybnet.net/

小时候,听大人讲“天马留踪”的故事,总是产生无尽的遐想。上中学时,一次偶然的机会,看了一篇文章,才知道在甘肃张掖有个马蹄寺,而“天马留踪”的传说就来源于这里。记得文章中还描述,这里有如诗如画的草原,宏伟庄严的寺庙,恬静惊艳的村庄,令人神往的雪山……

踏上古老的河西走廊,穿越茫茫的戈壁沙漠,走进马蹄寺,触摸“天马留踪”成了我多年的梦想。

戊戌年七月的一天,应滨河集团之邀赴张掖旅游观光,多年的梦幻终于变成了现实。

我们驱车奔向祁连山下的马蹄寺。放眼望去,七月的祁连山草原如茵、郁郁葱葱,如同一张广袤无垠的绿色毛毡,洁净中显得厚重。绿油油的草地,层层叠叠的原始森林,皑皑白雪的祁连山峰,交相呼应,山色清明,天空澄澈,空气中弥漫着野草的清香……

不远处,一个皮肤黝黑的裕固族小伙子骑着一匹英俊的枣红马在草原上悠闲地放牧,满山坡全是低头觅食的羊儿,一群马儿乖乖地跟在主人后头……不知不觉中,我们伴着阵阵清风,走进了集石窟艺术、祁连风光和裕固族风情于一体的祁连山下最灿烂的自然文化交融的宝地——马蹄寺景区。

透过汽车车窗玻璃,周边的山体绝壁陡立,峭壁之上,稀疏的镶嵌着古朴凝重的古刹。

刚刚下车,毡房的栅栏门前早早的站着一群人,三位漂亮的裕固族姑娘站在最前面,其中一个手举着洁白的哈达,一个双手托着盛满酒的银碗,一个手里拎着一个大铝壶,堵在门口,优美歌声中我们才知道,裕固族同胞要给远方来的客人敬上三碗下马酒,让客人洗去一路风尘。我们个个脖子上围着姑娘献上的洁白的哈达,在歌声中接过姑娘手中的青稞酒一饮而尽。

走进宽畅的毡房,裕固族姑娘再次敬上三杯青稞酒,我们喝着浓郁的酥油茶,品着糌粑和手抓羊肉……漂亮的姑娘和帅气的小伙,献上了裕固族最美的歌舞。据说“歌声不断酒不断”是裕固族同胞热情招呼远道而来客人的最高礼节。

我们醉眼朦胧中走出了毡房,一头扎进绿茵茵的草原,从山麓向山顶方向走去。远眺雄伟的祁连山,山顶上覆盖着皑皑白雪,天空是如此的蔚蓝,天上飘着的白云如此的洁白如絮;俯视脚下的草地,草地上长着清一色的马莲,其间很少有其它杂草,紫色的马莲花摇曳其间,淡淡的清香时隐时现,溪中淌着清澈的祁连山的雪水。同行者拿出自己的杯子,盛满香甜的祁连山雪水,有的一饮而尽,有的小心的装进包里,带回家中,献给自己的亲人,带回祁连山的问候。

攀援马蹄寺石窟,一睹马蹄寺非凡的佛教石窟艺术,成了我这次张掖之行的最大心愿。

据史料记载,马蹄寺石窟群,从东晋以来,历经北魏、北周、隋、唐、宋(西夏)、元、明、清、民国到现在已有1600多年的历史。马蹄寺由胜果寺、普光寺、千佛洞、金塔寺、上、中、下观音洞7处组成,共有70余处窟龛。同敦煌莫高窟、安西榆林窟合称河西佛教胜地的三大艺术宝窟。马蹄寺作为一群窟龛的统称,分南北两寺,其中以北寺(也叫马蹄寺北寺)最负盛名,据说是在永乐十四年被明成祖赐名“普光寺”的。

从景区往北,沿着弯弯曲曲的道路,来到白塔前,远远就可以看到“三十三天”石窟。“三十三天”石窟,是开凿在普光寺的红沙岩壁上,距地表43米,是马蹄寺的最高处,共7层21个窟,下大上小,呈宝塔形排列在悬崖上,外形象一座佛像塔镶嵌在绝壁中央,雄伟壮观,气势磅礴。三十三天,本为佛教用语,即“六欲天之一,谓在须弥山顶中央为帝释天,四方各有八天,合为三十三天”。

站在山脚下,仰望悬崖之上的石窟,无不感慨古人在当时有限的条件下,却能够栩栩如生的把这些信仰完整雕刻在这上面的神奇,试想,那时凿好悬崖上一座洞窟需要一个人或许多人的毕生之力。眼前仿佛出现了用绳索将自己身体悬挂在半空中的僧侣们,一锤一凿,在风沙中辛苦劳作的画面。耳边传来了“叮铛”作响的锤声、钎声……漫长的历史岁月中,多少志士先贤为弘扬佛法将生命全部诠释在马蹄寺的悬崖峭壁上,倾泻在石窟里,他们用生命构筑成一道独特亮丽的人文景观,让后世人寻访他们的足迹,封存永世的敬仰。

我们沿石阶拾级而上,来到马蹄殿。殿里封存着马蹄寺镇寺之宝——马蹄石印,一块斑驳的马蹄石,给这座古老的山脉增添了几分神秘的色彩,给游人带来无尽的遐想。马蹄寺的沧桑,也被封存在这里。

马蹄殿是马蹄寺的核心所在,“天马留踪”的故事就源于此,也是马蹄寺名称的来源。传说藏族英雄格萨尔王骑着自己的天马路过马蹄寺,天马被马蹄寺优美的自然风景深深折服,于是天马就想在此停留下来歇息观赏一会,它寻找的一个阴凉的地方就是现在的马蹄殿,马蹄子刚一落地,格萨尔王一勒马缰绳,天马腾空而起又飞走了,而马蹄印却永远留在了这里。

渐渐的,慕名而来的僧侣们在这里建造了属于他们的居所,也正由于这个神奇的马蹄印迹,“临松山”改名为“马蹄山”,“普光寺”也便成为“马蹄寺”。

要进入石窟内参观,必须从“三十三天石窟”洞口进去,要爬二百一拾一级石阶。走近洞口,石门仅一人多高,石阶很窄,最多只能容纳两个人并排行走,最窄处需一人侧身方可通过;石阶很陡,最陡处可达七十度以上,并且每一级石阶间距很大(最高处约半米左右),需手脚并用才能攀登。攀登石梯的整个过程要经历一段不见阳光的黑暗石窟,然后上悬梯转身一百八十度,做“鹞子翻身”再走过天梯,花了约半小时才到三十三天石窟最高处。及至窟顶,豁然开朗,绿度母菩萨供奉其中,石窟四周布满各种佛像,香火也因此愈加鼎盛。

三十三天石窟洞窟内共有21个窟,窟内设有佛殿,窟外还有回廊,窟内的佛龛达49座之多,佛像尊尊雕工精致,色彩鲜艳,栩栩如生。

站在“三十三天”极目远眺:远处,是回环于马蹄山腰氤氲蒸腾的云雾;脚下,是郁郁葱葱茁壮生长的林木;身后,则是造型独特精美绝伦的佛教造像;千佛洞的钟声和南寺里低沉的诵经声伴着缭绕的雾气徐徐飘来,让人恍若身临仙境、遨游太虚。

在我们下崖的过程中,迎面不时有等候的目光,又要在各层过道中为他们让路,小心地走下没有扶手石梯,当走出“三十三天石窟”洞口时,早已大汗浸透了衣服。

傍晚,马蹄寺下起了小雨,祁连山下笼罩着一层薄薄的烟雾,我们依依不舍中再次回望马蹄寺。

一山一世界,一沙一乾坤。

千年马蹄寺就这么静静地伫立在祁连山下,伴着如诗如画的景致,如同深山里的马莲一样,永远散发出幽雅的清香,让拜揭过她的旅人,在灵魂深处播下难以湮灭的记忆之花……

新闻推荐

甘州前三季度固定资产投资稳步增长

甘州讯(记者刘枫)日前,记者从甘州区发改委获悉,今年以来,该区项目建设保持持续平稳增长的良好态势。至9月底,全区开工建设固定...

张掖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张掖这个家。

相关新闻:
拯救“乌江贡米”2018-10-16 10:39
猜你喜欢:
评论:(马蹄寺纪行文/苏延清 图/许云鹏)
频道推荐
  • 近日,漳县检察院联合漳县公安局城关派
  • 为有效遏制大货车交通违法行为,改善道
  • 陇西:“三强”行动助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 大地回春添新绿植树造林正当时
  • 安财山: 发展藏羊养殖 带富左邻右舍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