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固区新城镇下川村黄河水车建于清代,是省内保存最完整、体量最大、建造年代最早的水车。(本版照片均为资料图)
青城曾是以水烟为主的货物集散地,外地客商在这里留下了像罗家大院这样砖木雕刻精湛的古民居。
位于山丹县南55公里处的祁连山区大马营草场,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亚洲规模最大,世界第二大马场。图为山丹军马场烽火台。
兰州水厂是原来的兰州自来水公司第一水厂,50年代是当时国内规模最大、设备最新的自来水厂,有“亚洲第一大水厂”之称。
天水放马滩有战国到西汉初年的古墓葬100多座,曾出土迄今所发现的世界上最早的用于书写的纸张实物等。
八路军兰州办事处纪念馆是一座普通的旧式四合院建筑,1937年成立,当时是中共中央和红军在兰州的联络处。
本报讯 甘肃省申报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最终确定。11月3日,记者从省文物局获悉,随着文化遗产保护理念的深化,文化遗产保护的领域逐步扩大,各省申报第七批国保单位的数量大大超过往年,甘肃省共有200多处文化遗产拟申报国保单位,最后经过专家的精心挑选,有150余处包括古遗址、古墓葬、古建筑、近现代遗产等几大类文物进入“国保”推荐名单,将上报国家文物局。申报名单有3个显著特点,申报的总体数量超过了以往的数倍,近现代遗产成为申报亮点,国保文物申报不再“厚古薄今” 。
近现代遗产成为申报亮点
记者了解到,甘肃省现有72处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而本批次冲刺“国保”的甘肃遗产却有150余处,从一个侧面显示了甘肃省历史文化资源的丰厚。在申报名单中,古遗址占了很大部分,近现代遗产的数量也十分可观,这也体现了第七批申报国保单位不再“厚古薄今”。例如,兰州水厂、西固下川水车、平凉“大跃进”炼钢炉等有代表性的近现代文物,成为申报遗产的亮点和重点,另外,乡土建筑、20世纪遗产等也进入申报名单,如榆中青城镇古民居群。在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过程中近现代文物为普查重点。
下川水车等兰州遗存冲刺“国保”
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申报工作已于今年5月在全国启动。兰州市此次共向省文物局上报11处文物遗存点,据悉,已有8处通过审批,夏官营古城资料还在进一步完善中。
兰州已通过申报的遗存有金天观、隍庙、五泉山古建筑群、下川水车、八路军驻兰州办事处旧址、榆中青城镇古民居群、兰州水厂、马家洼遗址。其中,五泉山园林古建筑群是全国少见的集儒、释、道三家文化为一体的园林古建筑群。金天观是兰州市目前保存较为完整的道教文物遗存。西固区下川水车是兰州地区制作时间最早、保存最完好的黄河大水车。马家洼遗址,是兰州地区规模最大、保存最为完好的史前文化遗址。
新闻推荐
本报讯 2月4日,张掖市文物保护研究所在调查山丹县境内长城遗址时,发现了一批清末民间当地群众用来防卫战乱的近代岗楼与掩体。据介绍,新发现的...
山丹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山丹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