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胡秉珍
金秋时节,山丹新城区建设现场塔吊林立,各施工单位加紧施工;能人创业长廊现代农业示范点上,农产品销售点生意火爆;占地21万亩的新型循环经济工业园区,已有6户企业入驻……与此相呼应的是一路飘红的数字:前8个月,该县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8.68亿元,同比增长45.9%;大口径财政收入完成2.1亿元,同比增长59.28%;一般预算收入完成0.92亿元,同比增长43.7%。
该县抓住张掖市整体列入全国生态示范工程试点范围的机遇,立足地域生态实际,认真研究掌握政策,积极编制争取生态项目,以实施生态补偿机制为主,保护南部高山草甸草原生态;以自然修复为主导,封育保护北部荒漠半荒漠草原生态;以发展马铃薯、小杂粮、中药材等节水有机旱作农业和设施葡萄、温室双孢菇等特色产业为载体,节水增绿,建设扩大中部绿洲,新增绿地近9万亩,全县50万亩天然林和17万亩湿地得到有效保护,231万亩荒漠植被得到封育修复。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保护制度,推进水价综合示范县建设,积极创建生态文明县,编制完成《山丹县生态县建设规划》,建设了一批生态企业、生态社区和生态乡村,新增绿化示范村8个,初步建成了稳定、高效、和谐、安全的生态屏障。
积极融入幸福美好新甘肃建设大局,组织开展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以沿山乡村为重点,18个市直和187个县直单位、2592名机关干部与110个村、2720户农户结对帮扶,共为村集体落实帮扶项目68个,为农户落实增收项目1300多个。结合实施能人带动战略、全民创业工程,加快建设寒旱区节水高效现代农业等3个农业示范园和9个农民创业园,培育了一批以合作社机制科学经营土地和规模化设施养殖小区的职业农民和家庭农场主,全县流转土地达19.5万亩,占总播面积的36.5%;新建设施温室及钢架大棚1850亩,以温室高效栽培为主的设施种植业面积达4283亩;新建肉羊肉牛养殖小区6个,争创省级肉羊养殖标准化示范场1个、市级肉羊养殖标准化示范场4个。做大做强劳务经济,实现劳务收入4.62亿元,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带动农民现金收入稳定增加。完善农村水、路、房等基础设施,开工实施马营河灌区续建、农村安全饮水、通村水泥路建设、农村D级危旧房改造等项目,成功完成李桥水库坝体塌坑险情应急处置工作,投资6549万元的李桥水库大坝除险加固项目已批复实施。健全完善农村社会管理特别是公益设施建设管理各项制度,按照新农村“四化”示范村建设要求,持续改善农村生产生活环境,新农村建设试点工作成效明显。
主动融入循环经济示范区建设大局,坚持引强入丹,深化与黄河矿业、窑街煤电、甘肃电投、中国风电等大企业的战略合作,高起点实施优势资源开发工程。煤炭行业加快建设投资162亿元的花草滩煤化工循环经济产业区及长山子、开拓煤矿等重点项目,走原煤开采、煤炭加工、煤电开发、煤化工综合利用一体化循环经济发展路子;建材行业加快建设日产2500吨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等重点项目,推进行业兼并重组,高起点发展新型建材业;冶炼化工行业主抓技改扩建,延长产业链条,投资3.15亿元年产5.5万吨的中低碳锰铁生产线等重点项目建设达到计划进度,投资3151万元的腾达西铁节能综合技术改造等重点项目完成前期工作;绣花庙、长山子等新能源开发步伐加快。
该县着力做好“宜游”文章,坚持文化和旅游业深度融合,制定《关于加快建设文化大县的意见》,全面组织实施文化素质提升、文化传媒建设、先进文化惠民、文化精品创作、文化产业开发、文化能人培育六项重点工程。
(转二版)
新闻推荐
“十八大报告提出着力促进农民增收,保持农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构建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相结合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我们都要加把劲,为建设富有活力、充满和谐的新农村努力,让我们的日...
山丹新闻,有家乡事,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山丹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