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翟继宗
水泥路铺到了家门口、自来水引进了厨房、家家建起了小康房、户户养着“致富羊”……山丹县陈户乡盘山村村民的生活真是芝麻开花——节节高。盘山村的变化,只是该县开展双联行动的一个缩影。双联行动开展以来,各帮扶单位和干部的真帮实扶给该县贫困乡村带来了勃勃生机。
在帮扶实际中求突破
“村里的老人没见过太阳能路灯,新鲜的很,问我没有拉电线、没有开关灯怎么就自己亮了,白天就自己灭了,我告诉他们原理后,老人们笑了。”老军乡焦湾村党支部书记周国璧乐呵呵地说起了路灯架设过程中发生的趣事。据他介绍,双联行动开展以来,该村帮扶单位张掖公路分局协调为村上修了路、安装了路灯、改造了人饮管道……如今,村民致富的信心更足了。
“18个市直部门、187个县直单位与110个行政村结成帮扶对子,2590名市、县干部与2718户贫困户结成帮扶对子,这是帮扶部门优势同帮扶村社实际的一次大对接。”县委副书记、纪委书记李仲杰说。该县以联村联户联项目为抓手,在增收上谋金点子,在发展上做大文章,以部门优势对接村户实际,重点在发展主导产业、寻找致富门路、提升增收技能上做文章。目前,各联村单位结合“百日争创”活动,为全县110个行政村争取水、电、路、渠等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和产业开发项目192项,投入资金13.3亿元;开展劳动力技能培训206场次,培训5600多人,协调发放支农贷款8.6亿元,新建肉羊养殖小区8个,肉羊养殖数量达130万只;流转土地25.6万亩,发展优质马铃薯、高原夏菜、中药材、制种等特色高效经济作物,建立专业化生产基地32个,“村成片、社成带、户联户”的农业产业化格局逐步形成。(转二版)
新闻推荐
本报记者陈海 谷雨过后,正是播种洋姜的好时节。在山丹县清泉镇祁店村流转的连片土地上,大型农机轰隆作响忙着开垄铺膜,20多名“田野工人”依次排开熟练地点播洋姜,田畴沃野一派热火朝天的忙碌景象—...
山丹新闻,有家乡事,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山丹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