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胡秉珍通讯员郇栋
山丹县以文化充实旅游内涵,以旅游展示文化底蕴,以文化推动旅游,以文化品牌提升旅游层次,两者实现融合发展。今年1至8月,该县共接待游客94.8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4.098亿元,比去年同期分别增长40.6%和50.5%,旅游业已成为该县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和战略型新兴产业。
规划先行建好“磁力场”
该县制定出台《关于加快全县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意见》,委托专业科研院所精心编制《山丹县旅游产业发展规划》和《焉支山景区建设性详细规划》、《大佛寺景区建设性详细规划》、《甘肃山丹艾黎新西兰国际旅游村概念性规划》,一幅以“焉支风、马场梦、长城魂、艾黎情、佛山缘”五大景区为核心的旅游新蓝图应运而生。以马、艾黎、长城、佛教和生态等特色文化旅游为重点,建设焉支山自然风光体验、马场马文化体验、长城雄风体验、艾黎新西兰国际旅游村观光体验和大佛寺佛教文化体验5大旅游景区,全面打响“世博圣地,五彩山丹”旅游品牌。
文化挖掘充进“文化电”
该县成立文化旅游宣传推介组,挖掘整理关于隋炀帝西巡至焉支山召开万国博览会、霍去病大败匈奴、艾黎在山丹创办工合事业等众多史实。编著出版“焉支风”、“马场梦”等五个一文化旅游系列丛书,编制出版山丹导游词,成功举办四届“焉支山旅游文化艺术节”和多届“四月四大佛寺民俗旅游文化节”、“六月六钟山寺庙会”、军马场赛马等文化节会活动。同时,加快麦秆画、剪纸、绣球、文物复制品等民俗文化的挖掘、传承,编排特色鲜明、雅俗共赏的胡腾舞、太平车、高台舞狮等演艺节目,扩大山丹炒拨拉、垫卷子、拨鱼子等风味小吃知名度,进一步提升旅游业的文化含量。
项目带动烫上“名牌签”
该县加大旅游景区基础设施建设力度,至目前,已完成投资1.4亿元。焉支山景区游客中心、观景佛塔、隋炀帝行宫三大建筑力争年底完工并投入使用;建成停车场、景
区游步道、焉支峡吊桥、木屋木亭、星级厕所、观景平台和西域民族风情苑等项目,设置林则徐炮台和气压机枪等娱乐设施。动工建设景区入口区景观和焉支风情小镇,积极开展滑道、滑索、CS电子对抗场等项目的前期准备工作。大佛寺景区建成景区道路和游客中心、商品展示中心、千佛殿、滴水观音铜像、七孔牌坊、九龙沐太子、星级旅游厕所和祁店水库亲水平台等基础设施和景观设施,开工建设县城通往大佛寺的观光小火车,更新景区全景图、景区内导览标识牌。同时,建成艾黎大道、五彩山丹文化旅游休闲广场、丝路文化小广场、李桥水库观景平台、山丹马场骠骑将军大营和赛马场,增加了山丹旅游的吸引力。
人才支撑注入“新动力”
该县加大对旅游人才的选拔,先后遴选三支一扶优秀人员10名,委托省旅游局培训;通过省民生服务项目,连续两年公开招录旅游优秀人才10名,为旅游业健康快速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同时,积极组织景区、旅行社、宾馆酒店和星级农家乐从业人员300多人参加全市举办的培训班5期,聘请省内高校旅游专业教授开展旅游专业知识和职业技术技能培训,开展旅游服务技能大赛,涌现出了一批优秀的旅游服务明星,形成了一支综合素质高、服务水平好、营销能力强的旅游人才队伍。
新闻推荐
山丹讯截止11月11日,山丹县地税局累计入库地方税收18963万元,完成年计划的100.09%,同比增收4798万元,增长33.9%,提前50天完成全年目标。同时,征缴社会保险费9252万元,完成年计划的106.52%,同比增长20%,组...
山丹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山丹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