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丹军马场地处河西走廊中部,祁连山冷龙岭北麓,地跨甘、青两省,毗邻三地六县,总面积329.54万亩,距今亦有2130多年的悠久历史,是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山丹马”的故乡。素有“丝路绿宝石”和“祁连明珠”等美誉。
焉支山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坐落于河西走廊峰腰地带的干凉交界处,位于山丹县城东40公里处,现大马营乡境内。隔军马大草原与祁连山相望,面积680平方公里,东西长约34公里,南北宽约20公里。主峰百花岭,海拔3978米。焉支山古时为匈奴所占,匈奴自诩“天之所生”是“天之子”,所以把走廊南面的大山喻为天子之山(祁连)。将焉支山喻为天后山,单于的妻子称阏氏山。故名阏氏山。景区内松柏常青,草木葱茏,蜂飞蝶舞,鸟语花香,风光秀丽,景色宜人,有河西“小黄山”的美称。
焉支山,它像一尊雄狮,扼守在走廊的咽喉要道。山上植被层次分明,最下山地草甸带,碧草无际,花叶繁茂;与草甸接壤的是灌木林带,主要有山丹柳、祁连柳、金露梅、银露梅、锦鸡儿、花楸等上百种;再上一片黛墨色的就是原始林区,主要树种是青海云杉、祁连圆柏、山杨等乔木。最上面岚遮雾罩、白雪覆顶与天相接的是海拔3000米以上的雪线区,那里没有树木,只生长一些耐寒性极强的高山植被,植株矮小、叶细花疏的草本植物。山顶白雪皑皑,山中松柏苍黛,山下花木繁茂,溪流潺潺,清风习习,令人流连忘返。
山丹军马场在历史上地理位置十分重要,是历代兵家必争之地。古老的游牧民族氐、羌、月氏、匈奴等曾先后在这里繁衍生息。元狩二年,骠骑将军霍去病过焉支山千余里,驱逐匈奴后将汉阳大草滩(古称)正式纳入汉室版图。据《甘肃通志稿》记载,包括大马营草原在内的祁连大草滩,在唐代养马业鼎盛时期马匹存栏数在7万匹以上。后因历朝战事频繁,马场历经浮沉,于民国18年沦为马步芳、马步青兄弟的私人牧场。
山丹军马场境内旅游资源丰富,组合精美,涵盖类型全面,特色鲜明,品位高。境内拥有 “世界第一大皇家马场”、“中国最美的六大草原之一”、“全国最大的油菜籽连片种植基地”等品牌资源。旅游资源概括起来主要由草原型综合类自然风光、大型机械化农业观光和“山丹马”种群繁育及马术运动项目观赏三部分组成。场区四面环山,南有“马上望祁连,连峰直插天”的青松沃雪。西有“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山之巅”的祁连山鸟道,北有“失我焉支山,使我妇女无颜色”的焉支山人文景致。东有“神秘瑰丽的窟窿峡自然景观”,中部是一望无际的大马营草原。景区平均海拔在2600~3300米之间,夏季平均气温18摄氏度左右,是夏季旅游不可多得的避暑胜地。
山丹皇家马场旅游有限公司
联系电话:0936-2891029
新闻推荐
本报张掖讯(通讯员翟继宗 记者曹勇)7月21日,记者从山丹县获悉,“2014千名学子长城保护宣传大型徒步活动”山丹段启动仪式暨长城保护图片展于当日在山丹县龙首广场举行。 据了...
山丹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山丹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