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安维龙
春节前夕,穿行在焉支大地,一个个重大项目如火如荼推进,一个个工地争分夺秒施工,共同奏响山丹赶超进位的时代乐章。
科学谋划抓大项目
项目是投资和发展的载体,有项目才有投资,才有发展。基于这一理念,去年,该县初步确定重点建设项目22项,总投资87.6亿元,当年计划投资15.2亿元。至目前,开工建设15项,完成投资6.7亿元。其中东乐北滩49.5兆瓦光伏发电项目已并网发电;年产6万吨双孢菇生产与加工项目菌种厂投入生产,智能菇棚完成土建工程;花草滩原煤矿井正进行井下二期工程和设备安装调试;2×300MW低热值煤电厂项目取得“路条”;张掖国际物流园引进企业有序入驻;浙宁商厦建设项目完成主体建设;硖口——长城文化游览区、马文化产业园、白石崖水库、以色列贷款发展高效节水灌溉、二水厂、城市新区生态休闲园等社会事业和基建项目以及绣花庙风电等新能源项目正在进行前期工作。同时,围绕基础设施、生态保护、社会事业等领域,谋划上报农网改造、保障性住房、农村饮水安全等128个项目,共有44个项目下达投资计划,发改渠道共争取项目资金1.56亿元。
多措并举推进项目
“山丹县的变化真是太快了!”每天到新城区艾黎大道散步的退休干部张立忠感慨地说。该县确定专人跟踪推进项目,做到“一个项目、一套人马、一抓到底”,确保能开工的尽快开工,已开工的全速推进,已竣工的尽快产生效益。严格按照量化工作要求,倒排工期,层层落实责任,分行业召开项目推进会,逐一分析解决项目推进中存在的具体问题。着力盘活资源,积极协调各部门发挥职能作用,解决项目建设用水、地、资金、电等,为项目建设快速推进提供有力支持。 (转二版)
新闻推荐
——全市扶贫攻坚工作纪实
山丹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山丹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