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茂森
近期,山丹县人大组织部分县、乡镇人大代表对全县农业现代化、***工作进行了为期三天的视察。代表们深入8个乡镇土地流转产业化生产合作社、农机化作业专业合作社、现代科技生态特色支柱产业、龙头品牌工厂化科学养殖、项目培育招商引资、支付宝云结算电子商务孵化产业、***精准脱贫等40多个“专、优、新、特”示范点,通过视察观摩、专题讨论,就全县如何加快农业现代化和***步伐达成共识,提出意见建议。
建立土地流转产业化生产合作社,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必由之路。从视察情况看,各乡镇和农口相关部门积极探索多元化的土地流转机制,大力发展专业大户和家庭农场,全县完成土地流转26.9万亩,占二轮承包面积的57.8%,千亩以上规模户达42户,基本形成流转规模趋于稳定,流转大户增数扩量的格局。如清泉镇祁店村积极创新土地流转集约经营模式,“土地入股、保底分红”,不仅调动了农户和租赁户的积极性,干好了一家一户干不了的事情,而且提升了土地隐形增值,克服了租赁户对土地的掠夺性经营,增强了耕地保护意识。同时,制定《山丹县加快培育发展家庭农场的实施意见》,有效促进了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规范有序发展。
农产品产、加、销规模经营,是农户与企业实现互利双赢的必然选择。各乡镇、农口相关部门立足资源和区位优势,积极引导群众围绕市场需求,调整产业结构,整合土地资源,发展“订单”农业,在保证粮食作物面积的基础上,努力扩大发展以马铃薯、油菜、高原夏菜、中药材、菌类为主的特色优势产业。北滩油用牡丹、核桃示范点严格按照现代企业运行管理制度,采用“公司+示范基地+农户+科技”运行模式,迅速发展为特色产业典型示范点。东乐镇山羊堡村引种西班牙甜椒,并由西班牙农业专家进行全程技术指导。大马营镇农业综合试验示范园试种的香菇、双孢菇长势喜人,销售畅旺。
拓展“互联网+”电商服务、仓储物流市场化运营,是农产品转化为商品的重要途径。德龙农副产品保鲜有限责任公司、博原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将农产品产业链条向储藏、运输、保鲜、包装和销售等方面延伸。山丹马可波罗电子商务服务中心突出商品储运、金融服务、产品推广,为全县农业电商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好佳友食品、康源清真食品、碧原蜂业、三龙酒业、马场食品、绿丰脱水蔬菜、丹马油脂等企业应用支付宝云结算电商模式,主动入驻淘宝网特色中国——甘肃馆,为农业现代化发展注入了活力。对此,代表们提出要加快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鼓励社会力量发展农产品电商业务,形成以区域性市场为龙头,以产地市场、配送公司、名优特农产品基地为支撑的农产品大物流格局,切实解决农产品“卖难”和“贱卖”并存的问题。
强化实用技术培训,增强增收“造血”功能,完善基础设施,是精准脱贫的精准措施。去年以来,各乡镇、农口部门高度重视农业科技推广工作,突出抓好新型农机具和作物栽培新模式、新技术、新成果、新材料的试验示范推广服务工作,建设高标准农业科技创新示范基地26个,引进各类作物新品种30个,创建粮油高产示范区6.23万亩,完成农作物繁育制种7.8万亩,良种普及率达96.72%。同时,积极推进农业机械化、新机具、新技术的推广应用,全县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74%。各乡镇和相关部门按照省上出台的“1+17”***工作方案开展无缝隙对接,对13个***村重点在基础设施改善、增收产业培育、金融资金支撑、能力素质提升等方面狠抓落实。位奇镇新开村、陈户镇寺沟村、李桥乡上寨村等***村,在帮扶部门的帮助指导下,通过不断创新工作机制,争取项目资金,拓宽增收渠道,群众的生产生活、村容村貌有了极大改善。代表们建议,要加强农业服务体系建设,稳定和充实农技人才队伍,强化农业实用技术培训,使贫困户精准脱贫稳步增收由过去的给钱给物“输血”,向科技培训自主创业“造血”转变;要加大农业投入,完善基础设施,全面提高农业物质装备水平,着力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不断提高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质量。
新闻推荐
沈渭寿调研祁连山环境保护和综合治理及黑河流域综合治理工作 赵学忠主持召开汇报座谈会
赵学忠主持召开汇报座谈会
山丹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山丹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