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建胜
秋收后,山丹乡村群众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人们沿着宽敞平坦的全砼路走村串巷,路两边是新潮时尚的太阳能路灯和红瓦覆顶、瓷砖贴面的农家小康房……山丹县注重加快美丽乡村建设、加强环境卫生综合整治正反联动,引导全县干部群众真抓实干,倾心描绘着幸福美好新家园的靓丽画卷。
建设美丽乡村,“里子”要厚实
该县从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入手,持续加大投入,切实推进硬化、绿化、净化、亮化、文化、美化建设。如今,陈户镇刘伏村王成林的“长城王”旱地西瓜路路畅销,他和乡亲们告别了“行路难”的惆怅。县上先后投入6亿元完成167条1100公里乡村道路建设,昔日的“扬灰路”“水泥路”变成农村群众脱贫致富的“康庄道”。
今年,该县在位奇镇十暖路和东乐镇西屯北滩集中义务植树4000亩,入秋成活率达96%。目前,全县43万亩退耕还林还草地又落实补植补造1.14万亩,重点生态人工造林9167万亩,农田林网更新1250亩,新增优质经济林果2500亩、绿色村庄11个,全县森林覆盖率达29.33%。
走进位奇镇二十里堡村,映入眼帘的是一座座规划齐整的小康住宅,敞亮的屋舍、洁净的庭院和人们欢快笑脸相映成趣。危旧房改造、移民搬迁、生态村整村推进等一系列项目的实施,助力美丽乡村和新农村建设,近3年累计投入资金近9亿元。同时,自来水入户、电视、通讯宽带入户等配套工程同步推进,全县实现广播电视村村通,移动电信网络全覆盖。投入2.37亿元新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30处,9万农民用上清洁方便的自来水。全县13个重点扶贫村都架设了路灯,45%的村用上太阳能路灯和太阳能热水器。
在山丹,特色富民产业鼓起农民钱袋子的同时,也把田野装扮得生机勃发。该县大力扶持博原生物、瑞源啤酒、金山麦芽、丹马油脂、芋兴粉业等23户农字号龙头企业引领种养业发展,全县每年流转土地27万亩,连片种植啤酒大麦10万亩、油菜30万亩、马铃薯20万亩,羊饲养量达142万只。全县成立各类农民经济合作组织918个,吸纳会员2.2万人,辐射带动发展蔬菜、林果、双孢菇、红提葡萄等设施农业6000多亩,建成规模化养殖小区85个,在引领群众增收致富、脱贫奔小康的路上发挥了重要作用。 (转二版)
新闻推荐
本报记者胡秉珍 春节后上班第一天,记者到山丹县各处走访,只见各行各业干部群众迅速收心归位,以饱满的精神状态,投入新一年工作中。 只忙工作不拜年 “过去上班第一天,走访拜年,至少半天就过去了。现在...
山丹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山丹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