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胡秉珍
仓房街、西大街、龙首东路、焉支巷、银海路……城区的小街小巷不仅承载着城市的记忆,也与群众的生活息息相关。然而,多年来,山丹县小街小巷存在着路难走、灯不亮等问题,影响了群众生活,改造小街小巷迫在眉睫。
今年,该县加大小街小巷提质改造力度,中心城区数条小街小巷崭露新貌。路平了,水畅了,灯亮了,景美了……生活在小街小巷的百姓感受到了生活环境发生的可喜变化。
小街小巷改造提速
今年,该县投资945.22万元,集中对总长约2.51公里的仓房街、西大街、龙首东路、焉支巷、银海路接头主路进行提质改造。至目前,投资114万元,长0.44公里的滨河路东段改造工程全面完工;投资566.32万元,长约0.99公里的仓房街、西大街改造工程完成主路面浇筑,人行道将敷设完毕;投资100余万元、长约0.6公里的龙首东路主路面浇筑完毕;投资124万元,长约0.4公里的焉支巷主路面浇筑完毕,正在进行人行道附属工程建设;投资40万元,长约0.08公里的银海路接头主路面浇筑完毕。同时,积极实施长城新村背街小巷改造硬化,目前,项目可研、立项批复、规划、图纸设计等前期工作完成,部分路段污水管网敷设完毕。
精雕细琢打造样板工程
小街小巷的排水、电缆、光缆等地下管网星罗棋
布,废土、垃圾需及时清运,可谓牵一发而动全身。该县城建、交通和市政等相关部门树立全县“一盘棋”思想,充分发挥各自职能作用,强化服务意识,牢牢把握“进度节点、质量要求、配套到位、长效管理”四个重点,对工程建设、资金等方面大开“绿灯”。同时,在县财政性资金投入基础上,通过积极引导、动员群众自筹和受益单位“共驻共建”等方式,多渠道筹集改造资金,形成“政府主导、社会支持、群众参与”良好格局。
承建部门多次召开群众代表座谈会,就小街小巷提质改造规划方案充分听取群众意见,不断优化,及时向群众公示。项目部和施工单位把群众请到改造施工现场,鼓励他们“指手画脚”挑毛病、找问题,督促施工单位不断提高工程质量。每改造一条街巷,承建部门会组织街道和相关部门对街巷及周边环境进行综合整治,拆除违章建筑和不合规范要求的户外广告、招牌,清理流动摊点,规范店外经营,做到改造一条、检查一条、亮化一条、靓丽一条。
小街小巷“蜕变”提升居民幸福指数
“仓房街原来一直是坑坑洼洼的,行车、行人极为不便。我们多次向相关部门申请重修道路,终于等来了新仓房街的开通。”北市场商户张女士谈起仓房街的改造感触颇深。
“以前我们这儿真是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没啥事我都不愿出门。”“水泥硬化道路修好后,有了路灯,晚上走在路上心里也是敞亮的……”小街小巷改造以来,群众的喜悦之情不言而喻。
铺平群众门前路,点亮百姓窗外灯。目前,改造后的小街小巷焕然一新,居民生活环境明显改善。
新闻推荐
山丹县位奇镇张湾村(二期)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项目资格预审公告 交易登记号:ZJA1511271311资格审查方式:资格预审
交易登记号:ZJA1511271311资格审查方式:资格预审
山丹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山丹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