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翟继宗
去年,山丹县举全县之力打响扶贫攻坚战,全县贫困人口由2013年的14200人减少到973人,减少13227人,贫困发生率下降至0.64%;贫困村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5810元;13个重点贫困村建档立卡扶贫对象由2013年的1276户4263人,减少到2015年的102户265人,全县实现整体脱贫目标。
这是一份来之不易的成绩单,一连串喜人数字的背后,凝结着党员干部的辛勤汗水……
聚力攻坚瞄准靶心战贫困
“水泥路通到了家门口,自来水拉到了灶头上,家家户户住上了新房子,上学、就医、养老等问题都有了着落,村里约六成村民买了小车,这都是党的好政策给村里带来的翻天覆地的变化……”山丹县李桥乡上寨村村民魏述成乐呵呵地说。如今,在山丹县有越来越多的贫困户像魏述成一样,对脱贫致富奔小康充满了信心。
去年,该县县委、县政府把脱贫攻坚作为“一号工程”来抓,围绕省上“六个精准”的工作要求,紧盯市上“当年整村脱贫、两年巩固提高、三年进入小康”的目标节点,以增加群众收入、减少贫困人口为重点,以夯实基础设施、强化基本保障为根本,以培育富民产业、提高自我发展能力为主线,深化拓展“1236”扶贫攻坚行动,制定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快推进***精准脱贫工作的意见》,“1+17”***方案全面落地。
针对13个贫困村实际情况,该县整合双联干部、到村任职(挂职)干部、大学生村官和乡镇包村干部68名,组成13个驻村帮扶工作队,到贫困村长期开展驻村帮扶工作,帮助群众加快脱贫致富步伐。为解决好资金问题,该县统筹各方面资源力量,整合资金1.9亿元投入脱贫攻坚,各行业部门项目资金支出用于贫困村的比例达12.14%;县级投入专项财政资金4020万元,县级项目资金支出用于贫困对象比例达15.58%。资金最大限度向13个贫困村倾斜,重点用于水、电、路、渠、房等基础设施和产业培育、技能培训、公共服务等方面,贫困村的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极大改善,实现了“村无泥泞路、户无危旧房、家家有收入、人人有保障”的目标。
能人带动加快脱贫步伐
上寨村37户贫困户的贷款由能人张志品用于发展产业,每年支付给每户6000元利息,贫困户还可以到他的公司基地务工,领取工资,加快脱贫步伐;位奇镇汪庄村12名致富能人与38户133人贫困户结成帮扶对子,并根据38个贫困户的帮扶需求进行逐一配对,推行“能人+农户”为主体的订单用工模式和“合作社+农户”的捆绑生产模式,解决了“一户都不能漏、一个都不能少”的问题。 (转二版)
新闻推荐
省委副书记欧阳坚来张掖市调研文博会分项活动筹备等工作时强调 积极主动加强联系及早衔接努力为文博会添彩增色
本报讯(记者陈露)5月19日,省委副书记欧阳坚来张掖市调研文博会分项活动筹备等工作。他强调,要积极主动、加强联系、及早衔接,确保办成国际水准的论坛和研讨会,为文博会添彩增色。市委书记毛生武,市委副...
山丹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山丹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