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掖新闻 山丹新闻 民乐新闻 临泽新闻 高台新闻 肃南新闻
地方网 > 甘肃 > 张掖市 > 山丹新闻 > 正文

艾黎的山丹●胡 杨

来源:嘉峪关日报 2018-05-22 09:28   https://www.yybnet.net/

 

60多年前,艾黎把一股新文明的气息带到了山丹。

60多年后,艾黎的影响还在继续……

在山丹,艾黎是一个家喻户晓的名字。

位于甘肃省山丹县城文化街的山丹县博物馆,陈列着艾黎一生的事迹和他所捐赠的历史文物。生活在山丹的人,常常会不由自主地走进去,时不时地缅怀那段难以忘怀的岁月。家里来了客人,更是带着他们去看,看艾黎的事迹和他捐赠的文物。这个博物馆,也叫艾黎捐赠文物陈列馆。

这是山丹人不能释怀的艾黎情怀。

艾黎这个外国人的名字与山丹联系在一起,还是在1943年,那一年的夏天,艾黎搭乘英国科学家李约瑟的车来到甘肃的河西走廊,发现了小城山丹。这里民风淳朴、落后贫穷,艾黎在山丹利用废弃的破庙又租了几栋房子,从这一刻开始,他把自己的生命视野定格在了山丹。到了1944年12月,艾黎带着60多个学生和27个难民工人,用马拉大车携带学校设备及其他物资,一路走走停停,大批的人员和物资才抵达山丹。

到了山丹,这个叫做艾黎的外国人,就把山丹当做自己的家,自己的第二故乡。要知道,那个年代,山丹是个名副其实的穷乡僻壤。

山丹,这个夹在白雪皑皑的祁连山和丹碧相间的焉支山之间的丝路古镇,曾有过一度繁荣的历史,它曾经是汉帝国的皇家马场,现在,亦是亚洲最大的军马场;它曾经是隋炀帝接见西域二十七国王公使臣、举行规模盛大宴会、贸易交流会的地方,号称古代的世界博览会。之后,山丹一直在穷困中沉沦,不能自拔。

到了近代,真正让山丹名扬四海的就是这个叫做艾黎的外国人,他兴办培黎工艺学校,开创了教学与生产相结合的新型教育的“神话”。

走进博物馆,这里,有凝固的岁月。

1980年,路易·艾黎决定将自己在华50多年收藏的近4000件文物全部捐赠给山丹县人民,为了纪念这位国际友人的突出贡献和陈列捐赠的历史文物,甘肃省人民政府于1982年拨款49.3万元,修建了艾黎捐赠文物纪念馆,并分两期完成。第一期工程于1982年6月竣工开馆,第二期工程于1984年9月完工。该馆占地4200平方米,其中建筑面积1400平方米,是一座中西结合具有民族风格的建筑物。布局平面呈现四合院式,建筑面积1126平方米。整体分六个展室,分别展出路易·艾黎生平(图片、实物)、艾黎捐赠文物和山丹出土文物共5100余件。

文物内容之丰富,历史之远久,涵盖了石器时代到民国各个历史时期,主要有陶瓷器、铜铁器、玉石器、饰件、古钱币、造像和古旧书画七大类,其中饰件品类最多,并有唐代胡腾舞铜人像、《大清万年一统图》孤本等珍品,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和观赏性。

艾黎捐赠文物陈列馆现为甘肃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它是山丹人心目中的一座中外友谊的丰碑,是一座永不褪色的红色丰碑。

走进陈列馆,艾黎的身影渐渐浮现:

1927年4月21日,一名新西兰青年只身登上了上海十六浦码头,他的名字叫路易·艾黎。当时的上海有列强的公共租界,外国人不少,但他们中的绝大多数是带着强盗思维到中国实现其“发财”梦的,艾黎则不同。“帮助中国的穷人”,这个理念一直贯穿在艾黎的一生中,以后在办工业合作社(简称“工合”)和中国抗战时,他和英国记者乔治·何克曾救助了数以百万计的难民,足迹遍及全国各地。甘肃山丹,是他驻留时间最长的地方。

在山丹,培校当年的地址在隍庙街,校舍用的房屋是城隍庙和娘娘庙,艾黎就住在其中。学校的名字取名“培黎”的原因,一是为了纪念艾黎一位主张这种培训办法的美国友人约瑟夫·贝利而取的谐音;二是“为中国的黎明培训人才”。培校的教学计划,都是根据实际情况决定开展的,学校缺什么就办什么专业。学生们没有校服,那就成立毛纺组纺线织布,给学生做衣服;吃的供不上了,就在四坝滩买地办农场种小麦种菜,自己动手,丰衣足食。后来纺纱、制皮革、造肥皂样样俱全,还建了煤矿、玻璃厂、砖厂和石灰厂。那时候的产品,当地的老人们还有收藏,他们说,生产出来的东西不好看,但能用,山丹的老百姓都喜欢用。正是因为这样的办学理念,为当时的山丹乃至甘肃西北,培养了一大批实用人才。

培校还建了锅炉,用蒸气发电。培校通电的那天晚上,山丹城里的老百姓都来看,电灯一亮,一辈子照油灯过来的老乡们都傻了。老人们回忆说,许多人一晚上没回家,守在电灯下,直到天大亮还舍不得走,就像经历了一场神话。身处偏僻之处的山丹人,一次次因为艾黎,受到了现代文明的熏陶。

无论是教书还是育人,艾黎都是一个一丝不苟的人,一个充满爱心的人,一个纯粹的人。艾黎不准学生留长发,怕生虱子。他还亲自给学生理发,有的学生不愿理,他就来个“艾黎式的幽默”———拿剃刀从脑袋正中理上一刀,然后挥挥手说:“就这样,很好看啦,去吧!”学生哭笑不得,只好请求他剃成光头。

初到山丹的那天晚上熄灯后,艾黎到学生宿舍去看孩子们,临走时帮小同学盖好被子,道一声“晚安”自己才去休息。以后形成了惯例,艾黎每天都到学生宿舍查房,把一切料理清楚后他才回去,在灯下打字写文章。

1947年是培黎学校最困难的一年,为了维持学校正常运转,艾黎曾忍痛卖过汽车。不仅如此,看到学生们吃不饱,艾黎不得已动用了他母亲的1万美金退休金,全部购置了生活用品。

解放前夕,为了预防散兵流寇的破坏,艾黎和学生悄悄将汽车拆散,把所有的部件藏在地道里。山丹解放后,艾黎又组织同学们连夜组装,把完好无损的汽车,赠送给解放大军。

艾黎一生未婚。他的学生们曾问过他个中的缘由,他说:“有了家就有了麻烦,就不能好好做事了。”

1987年12月27日,艾黎在北京去世,享年90岁。出于对第二故乡的眷恋和对培黎学校的深情,艾黎在遗嘱中要求将他的骨灰撒在山丹的四坝滩——老培校的农场土地上。为了供后人瞻仰,他的骨灰一半如愿融入了四坝滩的泥土,另一半同他的战友、第一任山丹培校的英国校长、1945年病逝在山丹的乔治·何克一起,安息在弱水河边的艾黎-何克陵园。

对于一代代的山丹人来说,艾黎并没有离去。焉支山下,宁静的土地上,艾黎一直和山丹的山山水水在一起,和淳朴的山丹人在一起。

新闻推荐

打通普法惠民“最后一米” ——山丹推行公共法律服务便民利民建设工程纪实

——山丹推行公共法律服务便民利民建设工程纪实

山丹新闻,有家乡事,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山丹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艾黎的山丹●胡 杨)
频道推荐
  • 近日,漳县检察院联合漳县公安局城关派
  • 为有效遏制大货车交通违法行为,改善道
  • 陇西:“三强”行动助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 大地回春添新绿植树造林正当时
  • 安财山: 发展藏羊养殖 带富左邻右舍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