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丽是市中心医院派驻高青院区肿瘤科主任,在病魔面前,她以爱心和责任成为病人的主心骨。在患缺氧性脑病后遗症的女儿面前,她是一位坚韧不拔的好妈妈。在同事们眼里,她面对困难,不逃避、有信心、往前走,以自身行为影响着身边的人。
今年8月,市中心医院托管高青县人民医院,她积极报名,挑起高青院区肿瘤科主任的重担。她扑下身子,带领团队,以满腔热忱的工作赢得了基层群众和病人的好评。
肿瘤科较多地凝集了悲情和伤痛。“病人带着身体的病痛、经济的困顿,还有心理的绝望,病区应该成为他们温馨的港湾。”黄丽说。
她悉心揣磨,她的“铁嘴话疗”成为病人战胜疾病的“加油站”。黄丽经常面对病人的各类问题,“我的病到什么程度?”“我的病没救了,不想再遭罪了。”黄丽在“话疗”中,给绝望者点燃希望,给大意者敲起警钟,给无助者以理性指导。她被称为“黄铁嘴”,许多病人成为她的“粉丝”。
一次,高青院区收进一位肠癌患者,肿瘤大如胎儿头,病人非常绝望,拒绝治疗,亲属十分为难。黄丽综合考虑病人情况,认为可以通过放疗缩小瘤体,改善症状。通过沟通,病人接受了她的方案,治疗5天肿瘤变小,疼痛减轻。
“多做一些,做得更好一些,让病人舒心、亲属安心。”这是她的人生信条。有位肝癌患者是“上门女婿”,在生命的最后时刻,夫妻两家亲属出现对立情绪。黄丽主动约谈,如实讲述病人夫妻情深、亲属日夜守护以及采用最好的治疗方案等实情,及时消除了矛盾。
在医院,她是病人的主心骨。在女儿面前,她是一位好妈妈。
18岁的女儿自小患缺氧性脑病后遗症,需要长期康复训练。为了治疗女儿的疾病,她坚持、不放弃,利用节假日,带女儿到全国各地的相关医疗机构求治。18年不间断的康复治疗,使女儿现在总体康复向好。
为让女儿得到良好教育,她千方百计,“睡前故事会”成为母女分享知识、增长智慧的美好时光。她直面困难、敢于承担的精神,也成为女儿的“营养剂”。渐渐长大的女儿,善良阳光、聪慧过人。尽管由于疾病无法得到正规教育,但女儿却出奇制胜,先听书后认字,先认字后学拼音,现在已通读了大量国内名著、中医经络等方面的书籍,对许多章节能大段背诵,且对钢琴、朗诵等爱好广泛。
黄丽说:“作为医生治不好女儿的病,我感到遗憾。”善解人意的女儿却劝妈妈:“妈妈,你不要太要强。”
一路走来,黄丽始终有一颗感恩的心。单位给予了大家庭般的温暖。专门照顾女儿的刘秀华老师付出母亲般的爱。公公婆婆以及和谐的家庭为女儿创造了良好的成长环境,成为坚强的靠山。“这都是我工作和生活的动力”,她说。
黄丽这次派驻高青院区工作,得到了家庭成员的一致支持。她在高青工作周末才能回家,每次通话女儿都说:“我很好,妈妈放心吧。”
平凡多感动。黄丽以行动诠释了一名医生和母亲的大爱内涵。
新闻推荐
争创优质服务品牌典型经验之九 市委统战部打造“同心”服务品牌惠民生
...
高青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高青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