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在现场了解大棚西瓜种植情况
一夜春雨过后,暮春的田野里一片深绿色的繁荣景象。
4月17日,记者来到“西瓜之乡”美誉的高青县西瓜种植专业村花沟镇西张村。放眼一望,到处都是白色的塑料大棚,纵横交错的田间道路上,停满了各类农用三轮车,村民们正忙着在大棚里给西瓜进行人工授粉、打杈。
在村民张耀忠的大棚里,他边忙边对记者说:“原来一亩地冬小麦春玉米,就算是吨粮田除去种子、农药、化肥的投入,纯收入也就一千多元。现在大棚种植一年三收,西瓜亩产八九千斤,玉米亩产一千多斤,菠菜产量也三千多斤,年收入一万四五,除去成本,亩均纯收入可达万元。翻三番的收入,谁不愿意种?”从零散的对西瓜种植的初步尝试,到现在每年西瓜、玉米、菠菜“三种三收”的比较成熟的“瓜粮菜”轮作模式,通过每年的早春西瓜、夏播玉米、越冬菠菜轮流种植,大部分种植户年收入可达到10万元以上。
西张村村主任王文今年种了6亩大棚西瓜,4亩多小拱棚西瓜。他满脸喜悦地说:“现在采用“两膜”大棚技术的瓜已经长到了四斤左右,5月上旬就能上市销售。”就在前些年西张村还是以种植小麦、玉米为主,但随着经济效益年年增长,村民的种瓜热情也逐年高涨,村里的大棚也越建越多,甚至许多地头都被套种上了小拱棚,土地的效益得到充分发挥,成为了名符其实的西瓜专业村。目前,全村440多人,共有444个大棚,参与西瓜种植的农户已经达到95%以上。
伴随着大棚轮作种植规模的不断扩大,其规模优势日益突显。现在村民们不用东奔西走,优质的瓜菜质量、充足的产量供应,吸引了北京、上海等大城市的客商,每到瓜菜收获时节,田间地头就停满了来自全国各地的运输车辆。西瓜经销商上门整棚收购,菠菜经销商不但整棚收购,还负责雇人收割,王文笑着对记者说:“我们只管坐在地头收钱、数钱就行了!”。
花沟镇党委政府因势利导,加快种植业结构调整步伐,引导种植业向规模化、产业化方向发展,大力提高复种指数,增加了农民收益。记者在西张村看到,大型的机械正在挖沟修路,陪同的花沟镇负责同志向记者介绍说:这是为方便农业生产和农产口外运,正在整修田间桥涵、道路。现在灌溉用水已经通到了每个大棚前,农户只要一插卡,水就流到了大棚里,等路修好后,大型的运输车辆也可以直接开到大棚前了。在“瓜粮菜”轮作模式的带动下,“一户带多户,多户带全村,一村连多村,多村成基地”,花沟镇已经形成了以西张村为中心,辐射周边20余个村的轮作基地2000余亩,走出了一条产业富民新路。
新闻推荐
...
高青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高青县这个家。